搜索新闻

索尼电视8年亏4763亿 或退出制造领域

中国企业获更多机会需破解“低价的魔咒”
来源:中国广播网 更新日期:2011-11-04 作者:佚名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中国企业获更多机会 需破解“低价的魔咒”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的企业正一步步蚕食着日本企业的阵地。同时在日本企业战略性撤退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机会。3、4年前,国产与进口的平板电视市场份额比重约为3:7,现在刚好倒过来,国产品牌销售份额达到了70%左右,剩余的30%的阵地也面临韩系品牌的争夺。

    中国的企业虽然市场份额很高,但是利润率一直不高,低价策略是它占领市场的法宝,却没有给它带来太多的价值。中国企业应该如何破解这个“低价的魔咒”?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表示,这个问题由来已久。

    刘步尘:中国的企业一直走的是低价的路线,低价路线其实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做法。首先,品牌议价能力很差,要再走高端路线没有人认同。另外一个,在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方面,中国的企业也是有差距的,不管承认不承认,这一点都是事实存在的。实际上这意味着中国的企业目前无论是在中国市场,还在全球市场,在同类的产品里面走的都是偏低价的路线。如果中国企业品牌形象做的很好了,技术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那么为什么不走高端路线呢?所以如果站在发展的角度来说,也许有一天我们也能够诞生出像索尼、西门子这样的国际品牌,但是现在还没有。

    面对日本家电企业的退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事情。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表示,日本在二战后基本每10年就会有一个产业结构的变换。上世纪50年代,日本最著名的产业为煤炭水泥行业;60年代改为纺织业;70年代钢铁业一枝独秀;80年代中国人熟悉的日本家电走向世界;90年代日本则在汽车业等领域高歌猛进。

    有分析认为,日本需要重组家电业务,找到下一个转换的产业。与此同时,在日元升值、电视面板供大于求的背景下,日系企业调整在所难免。而中国则是承接的最大市场。更有消息指出,松下电器有意将部分停产的等离子面板设备转向中国,或者出售给中国的企业。

    由此看来,日企撤退并不表明中国家电地位必然提升。日本产业结构10年一换值得借鉴,国内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也面临过剩,家电市场的竞争处于胶着状态,日本家电企业的今天很可能就是中国企业的明天。

 标签:
本文导航
  • 第2页:中国企业获更多机会需破解“低价的魔咒”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