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互联网电视APP的观察和粗浅思考

来源:流媒体网 更新日期:2011-10-17 作者:佚名

    互联网电视的起步,与智能手机颇有些类似:二者开始都没有统一的定义,开始均由终端厂商兴起,各家开发自己的应用放在自己的平台上,彼此不开放。但经过了艰难的阵痛期,随着Apple IOS和Google Android逐渐成为主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实际上,也就是从这时候,对“智能手机”的定义才逐步统一),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应用开发使得手机应用可以跨终端、跨厂商,这成就了APP Store成为新的商业模式。反观互联网电视的发展,从开始的简单浏览器模式,到后来模仿手机APP Store模式,一路蹒跚走来,始终未能形成较好的商业模式,处于手机应用的早期阶段,由终端厂商主导和推进,难以形成跨终端的产业模式。

    以下是对互联网电视APP的观察和粗浅思考。

    互联网电视App现状

    目前市场上的互联网电视应用,就其表现形式来说,主要分以下几类:

    互联网TV一体机模式:这种模式,主要由家电厂商在出售的互联网电视中预装App或是App Store,也是国内互联网电视的主要模式。用户在购买了终端后,就成为了一个用户(尽管很多人因为TV连接网络不便而成为“沉没”用户)。家电厂商在卖出终端之后延伸为TV App的运营商。这里面目前最成功的案例莫过于三星Smart TV。刚刚过去的9月份,三星宣布其互联网电视的全球TV APP下载量已经超过1000万,较2010年底的100万下载量,其增长幅度达到9倍。虽然这一数字不及手机APP下载量的百分之一,但这毕竟只是三星一家TV厂商,随着LG、Sony及其他互联网电视的铺货量增长,未来很可能保持高增长。

    互联网一体机的模式,在国内因为政策原因,则必须由几大集成运营牌照商进行接入控制。这几家运营商本身是IPTV的内容运营商,有丰富的内容资源,是否能开放APP模式,几大运营商小心谨慎。

    互联网盒子模式:这是目前互联网电视的另一大主要模式,在国外称为OTT(Over-The-Top)模式。盒子本身是一个互联网内容的聚合(mashup)平台,支持音视频和图片等多格式内容,同时开放平台,为第三方提供APP接口,用户可以自己选择加载应用,访问应用专门的内容。这里面比较典型的就是Boxee和Google TV。虽然Google TV 1.0市场反响并不成功,但OTT的模式,依旧被业界认为是TV的发展方向,只是目前仍旧难以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

    双屏或多屏模式:严格的说,这不是一种“电视”,而是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提供的与TV关联的一种体验。例如目前讨论较多的社交电视就是一种多屏体验。在笔者的前期文章中曾介绍,“社交电视”的概念并不新,在十多年前互联网1.0时代,就有将TV和互联网通信服务结合的产品原型。这一概念之所以又被热捧,是源于近年网络社交业务盛行,当把“分享、连接”与“电视”放在一起的时候,传统的观看电视模式必然受到全新的互联网思维的挑战,甚至颠覆。当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开始逐渐成为个人的信息中心、媒体中心,“电视”作为家庭的主要信息娱乐载体,其外延通过与“第二屏”的互动和连接得到延伸。所以,这里的以TV为核心的多屏体验, “使得观众、终端和网络之间实现互联,帮助人们突破终端设备、时间或是空间限制而自由获得内容,甚至参与创作内容,并由此带来新的内容产业的新商业模式。“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快速发展,目前这种以TV为核心的多屏模式发展最为迅速,已有很多创新产品被推出,例如国外的Yap.tv,Getglue,国内凤凰网也推出了社交电视手机应用。Apple的airplay技术就支持多种IOS设备之间通过无线进行内容的跨屏共享,但目前还没有看到不同屏之间基于内容的互动。

    互联网电视App如何发展?

    虽然互联网电视APP一片热火朝天景象,但实际上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一件事不成功,原因一定是多方面的,抛却复杂的监管政策,有一些地方我们可以重新思考:

    (1)技术角度,目前互联网电视缺乏相对统一的操作系统,这应该是TV APP难以形成规模的一大主因。目前互联网电视APP主要以WEB APP方式为主,例如Google TV和Boxee上的APP,基本上都是轻量级的WEB应用,依靠浏览器运行。但不同的浏览器对于应用的支持存在技术上的差异,导致应用跨浏览器的兼容性并不好。Android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屏蔽了底层硬件的差异,基于Webkit的浏览器能支持绝大部分应用,而且互联网电视芯片内核的主要供应商ARM和MIPS都号称原生态支持Android,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将Android应用于TV,因为手机屏和电视屏在屏幕尺寸、操作性、视频支持等方面有很大差异,简单的照搬手机模式显然有很多问题,例如很多应用并不能直接跨架构(MIPS或ARM)运行,操控上必须修改为适合遥控器(而遥控器又是千差万别),软件为适应TV大屏幕需要更高的计算资源等。这就是为什么将手机上的很多应用移植到电视上,往往出现兼容性或者无法操作的问题。要知道,Google至今没有对外发布为TV量身定做的Android版本,更多的只是产业链各方的尝试而已。

    没有Google的支持,这个问题似乎很难解决,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开发操作系统的,就算是Google自己,目前也是把Google TV作为一个单独部门,进行实体产品而非软件产品来运营,而其 1.0版本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但不用Android,也有人在传统Linux上掘到金。前面介绍的三星Smart TV用的就是自己的Linux,并获得了较好的市场份额。

    个人觉得,目前互联网电视的提供商,无论是一体机或OTT盒子,都可能需要两手准备,专心研发自己的Linux TV,而把Android TV作为技术储备,并跟踪Google的TV战略,毕竟后者如果得不到Google的官方支持是很难形成产业规模的。5月份国内TCL、长虹、海信共同成立的“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把Linux和Android作为两个并重的方向,是一个明智之举。在最新结束的IFA2011展会上,LG、PHILIPS和SHARP三家宣布将共同开发智能电视技术平台,这一平台将支持最新的技术标准,包括HTML5,CE-HTML和HbbTV。随后三家公司将发布第一版的通用SDK,开发者基于该SDK开发的应用将可以同时运行在三家公司的智能电视终端上。所谓抱团取暖,多家互联网电视提供商联合做技术标准,的确能够大大降低TV App的研发成本,形成跨终端的规模优势,只是最终能否赢得市场,还要看开发的技术平台是否可用、好用。

    (2)应用角度,目前对于互联网电视的用户体验和UI/UE方面,研究尚不深入。手机APP因为iPhone而有了一个较好的参照模板,而TV则没有这样的参照系。相比于手机,TV在操控上有许多的不同特点。

    第一,TV要求低门槛的遥控器式的操控体验。作为家庭设备,TV必须适应比手机更广泛的年龄层,尤其是没有PC体验的老年人。Apple在用户体验设计上出众,但是对于APPLE TV,却有很多用户抱怨其6键遥控器并不好用。而互联网电视APP要求简单但多变的交互体验,这就要求必须有相对稳定的交互方法和遥控器定义。遗憾的是,目前这些并没有一个模板或设计标准,各家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在设计遥控器,那么又怎能让开发者开发跨平台/遥控器的APP呢?国内有厂商把体感游戏的操控手柄引入互联网电视,倒是一个很创新可行的方法。

    第二,引入多屏互动,是提升操控体验的一个方法。是采用智能手机充当遥控器,利用智能手机的触摸屏、重力感应等提升交互体验,这方面已不乏好的案例,例如国内某些厂商推出的“甩屏”电视。这里面的核心,不是多屏之间的内容共享,而是多屏之间基于内容的互动,后者比前者在内容精准度,互动深度方面都要求更高。

    第三,什么样的APP适合TV?电视的屏幕很大,这会导致用户的注意力不容易聚焦;而且大屏幕不适合展示静态文字,更适合动态画面或视频,这些都是设计TV APP需要考虑的。三星提供了一个其Smart TV上应用下载的排行,最受欢迎的是游戏,而大家普遍看好的视频应用,只排名第四,占14%的比例。对于游戏和教育类应用,良好的画面设计和交互体验是一款应用受欢迎最重要的因素了。

    (3)运营角度,互联网电视既然是开放模式,那么谁都可以来做运营商,但这不意味着谁都适合做运营商。国内家电厂商在内容资源、互联网产品运营及收费渠道上并无优势,内容运营商拥有牌照但技术实力稍欠,而运营经验丰富的电信运营商被排除在产业链之外。反观国外,做互联网电视运营的,更有可能是第三方的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电视无疑是下一代电视的必由之路,只是这路怎么走,波澜纷起的水面下,可能正在酝酿这一领域的巨无霸,毕竟,与互联网连接最迟的这块屏幕后面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有消息称,Apple将推出IOS的一体机TV,该产品不仅提供iTunes上已有的音视频资源,还将与现有的IPHONE,IPad等IOS产品互联,为用户提供创新和整合的家庭及个人娱乐体验。也许,互联网电视市场正需要这样的领导者,帮助用户逐渐像习惯手机下载应用一样,通过遥控器为自己的TV下载应用。

 标签:等离子 市场观察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