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再造
组织机构调整的大政已定,运营总部慢慢回归到业务流程的重新梳理,现在,履新4个月的范志军要在细节上多琢磨了,任务不轻。
比如,苏宁对客服中心的资源投入很大,不过效率很低,“每年我们都管得很紧,投诉率在下降,但是投诉量在上升,就不断增加人手,可是,我们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前端的业务流程究竟是不是根据需求设计的?” 范志军说道。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苏宁“准时送货”的流程设计,苏宁的服务标准,定义了A、B两个时段,A时段是从早上上班一直到下午2点钟,B时段是下午2点到下班,时段是根据物流部门仓储中心距离、在途时间以及城市交通高峰等因素设计的,按说也有科学依据,可是,在范志军眼中,其错在完全没有站在顾客的角度,“顾客理解的A时段和B时段,直观感受就是上午和下午,A段就是上午送货嘛,等了一上午我们人还不来,自然就投诉了;定在下午2点钟作区隔也有问题,这个点顾客一般要上班,又不能专为你请半天假。”
除了提升服务意识,能力的快速匹配也是范志军要伤脑筋的。
匹配整体经营策略的改变,苏宁的采购权会逐步上收,品管的人数将相应减少,同时,经营决策权要逐步下沉,放权给一线的人,其中即包括商品终端价格的调整权,可授权的前提是终端人员要匹配相应经营决策能力,尤其是店长。
比如,苏宁现在的店长有一定的调价权,一定让价的灵活度,这是响应市场变化必须的,但未见得人人都能用好这项权利。有一次,范志军与一个品牌促销员聊天,后者告诉他,要说服他们的店长让价很简单,可以指着某个顾客,去跟店长讲,“那个顾客刚从国美来的,那边便宜200块就行。”
过去,店长只关心三项指标:销售额、目标完成率、实际增长率,现在范志军必须引导店长去关注产生结果的过程,比如,销售额与进店流量、成交率和客单价三个要素,围绕这三个细分指标,店长要做哪些工作?所有一线销售员依靠总部也是做不到的,店长同样要具备实时培训的能力,保证新招员工能卖好货,那么,相应的奖惩机制又应该是什么……
整个精细化管理,需不断进行这样的自我追问,艰难的流程一点点梳理出来,并复制到全国的连锁体系。
“这些问题不可能仅仅凭组织调整就能改进,我们只能从店面一步一步往下走,改变需要时间。”范志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