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监控报警联动技术是安防发展的必然趋势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更新日期:2011-10-28 作者:佚名

    前言: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革新,监控系统逐步向网络化、高清化过渡,报警系统向多元化、集成化发展,监控报警联动技术也从早期简单的开关量报警联动,到现在的监控与报警产品的相互兼容,能实现软件方式的“协议”联动。

    近两年,业界纷纷提出整体大安防解决方案,即通过统一的安防集成平台实现报警与视频监控的统一管理与联动,可以看出监控和报警紧密融合是安防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随着一些主流安防厂商相继推出安防集成平台产品,使得监控与报警联动的应用在产品层面得到了更强有力的支持。随着一些大行业市场对安防智能解决方案的率先认可和使用,可以预期在未来几年,监控报警联动、高清、智能的解决方案将会更普遍地被市场和用户接受,也将成为安防监控市场的主流选择。

    新一代监控报警管理平台

    新一代的监控报警管理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安防应用平台,能够将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合二为一,具备视频监控和报警联动功能以及子系统管理功能。具体报警联动的实现过程在逻辑上可分为:报警信号采集、报警信号传输、报警存储、报警信号应用。

    报警信号采集和控制

    报警信号采集由报警控制单元和报警探测器共同来完成。报警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探测器的信号,再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作出是否发出报警和报警信号上传的处理,即为视频监控系统提供报警联动信息。

    常见的报警探测技术包括红外、微波红外双鉴、烟感、温感、门磁、紧急按钮等等,这些探测器对保护区域进行持续的探测,并输出开关量信号给报警控制单元,但报警与否是由报警控制单元决定的,比如说只有在系统设防后,探测器的报警才算作是真正的报警。

    现在,报警控制单元不仅仅专指正统的报警控制器(如Honywell、Bosch的专业报警控制器),还可以是能接报警探测器的视频编码器、网络摄像机,这些报警控制单元能实现报警信号接入与报警信号上传,实现联动。联动既可以基础级的开关量联动,还能以软件方式,即依据通信协议,通过串口或网络口接入监控报警管理平台,实现报警联动接入和管理。

    报警信号传输

    报警信号传输指报警控制设备(如编码器、网络摄像机或专业报警控制器)在本地输出或通过IP网络等接口传到后端的一个过程。报警信号有三种流向:

    报警信号经本地控制设备输出,触发本地声光报警设备及记录设备;

    报警信号通过网络,经平台到客户端触发声光、文字预案等报警;

    报警信号通过网络,经平台、客户端发送至报警联动系统,实现报警联动。

    其实,现在报警信号接入除了用得最广泛的网络方式外,许多平台系统还兼备其它比如RS232、RS485等接入方式,以实现多种方式报警系统接入和联动集成。

    报警信号存储

    监控报警管理平台具备完善的信息存储和管理功能,能够自动存储报警相关记录,提供相关记录的查询、导出等功能,并支持报警记录与报警录像的关联。

    报警信号应用

    当发生报警时,前端报警设备发送报警信号到前端报警控制设备,报警控制设备将报警信息上传到监控报警管理平台,由平台负责警情处理。系统可自动或手动启动联动机制处理警情。可以实现:

    1、上传并显示报警信息和现场图像、声音。

    系统能够自动或手动将报警发生现场的图像、声音输出到客户端或电视墙,为监控中心提供报警现场的信息,便于迅速处理警情。

    2、触发报警录像,对现场警情进行存储备份。

    系统能够自动或手动对报警现场信息进行存储备份,自动关联报警日志,供日后查询、调用,为警情处理提供事实依据。

    3、触发声光报警信号,实施事发现场报警。

    系统能够自动或手动实现对报警现场的警示。在监控前端或后端配置警铃、警灯等报警设备后,系统可根据需求把报警信号发送给前端或后端警铃、警灯等设备,实现多种形式的报警信号输出。

    4、人工监督警情现场,通过双向语音功能对事发现场进行指挥、疏导。

    报警发生时,监控中心操作人员可通过双向音频功能对报警现场喊话,与前端现场进行实时沟通,对事发现场进行指挥、疏导,迅速处理警情。

    5、抓拍警情现场,留作物证备份。

    报警发生时,监控中心操作人员可使用系统的图像抓拍功能,对报警现场图像进行抓拍,留存作为警情处理依据。

    6、结合电子地图,迅速定位事发地点;系统能支持电子地图功能,警情发生时,系统能够迅速定位事发地点,为迅速处理警情提供帮助。

    7、向其它系统提供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实现多系统联动处理。

    报警发生时,系统可为其他应用系统提供报警信号和图像信息,实现多系统联动处理,及时有效地处理警情。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