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圆明园
用迟伟的话说,“2010年是伟景行丰收的一年”。
如果说拳头产品数字沙盘为公司赢得了数千万的营收,而另一项产品,“数字再现圆明园”第一阶段成果的展现,则奠定了伟景行在业内的独特地位。
早在2009年4月3日,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姮工作室、清华伟景行等权威学术机构参与并汇聚众多圆明园研究资深学者的重大科研项目——“数字还原圆明园”在北京启动。
这其中,伟景行的角色是数字圆明园项目的发起者和技术解决方案提供方,中国圆明园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敎授郭黛姮教授是项目的学术核心,以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依托,由来自于建筑历史、文物保护、历史园林与景观植物、VR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工程和视觉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科研人员组成了文化遗产数字化再现与综合展示科研队伍。
项目只是载体,这一过程其实关乎信念与心灵。
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那就是致力于圆明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综合展示、文化遗产数据库搭建、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公共推广。
为什么打造数字圆明园?似乎可参考的原因还不止一个。
“罹难”前的圆明园占地约5200亩,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园内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这座皇家园林于1860年10月,遭到了英法联军的野蛮洗劫和焚毁,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
近几年来,重建圆明园的呼声越来越高。而采用实体重建的形式又恐劳民伤财,招致了很多人的反对。关于圆明园的遗产保护理念已经从“重建之争”转变为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下的具体实践,公众对于圆明园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如今,通过建立圆明园数字博物馆可以满足公众了解和体验圆明园的部分需求。
截止2010年9月21日,伟景行发布了“再现圆明园”项目的最新成果——数字化复原了圆明园多个历史时期的22个景区的4D效果图。同时,“再现圆明园”网站正式开通,公众可观赏发布景区的图像与3D视频,实现网上虚拟游园。为大家缅怀历史,再现圆明园辉煌提供了网络平台。这个项目得到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创新基金等多项政府科研计划的支持。
虽然沉浸于项目备受好评所带来的光环和成就感,但在先前的项目建设过程中,也让迟伟颇费了番脑筋,这其中也暗含研究圆明园时遇到的一些瓶颈,如对圆明园研究、展示和管理重要意义的遗存和档案藏处分散、信息不公开,遗产管理与展示的矛盾等问题。
最终,迟伟和他的团队达成了一套数字化文物保护和固件复原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首先,修建圆明园的数字化档案馆,将圆明园研究数据输入档案馆中,为专家提供专业的知识库。数字档案馆前台具备提供对档案文献的基本浏览、查询功能,对三维空间信息的检索功能;后台可以实现对系统进行维护,包括档案管理、用户管理和日常维护三大模块的功能。其次,提供一个古建复原的三维工作平台,对圆明园进行三维建模管理,利用CityMaker平台,运用数字化复原设计工具,对遗址进行数字化保存工作。再次,建立数字圆明园网站,实现公众数据与专家数据的选择性互通,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进入圆明园的景点去感受和体验不同时期的圆明园。
记者点击进入数字圆明园网站后,就直观地感受到了利用烘焙技术让圆明园场景建筑呈现出的厚重感。亭宇、景观与植物所产生的光影效果看上去真实温暖,又不乏庄严。如果走近一座中式建筑,网站就会播放中国传统音乐;而在西洋景观前驻足,西方古典音乐就会喷薄而出,气势恢宏。更为惊喜的是,离喷泉越近,流水声就越大。通过调节“太阳方位角”及“太阳高度角”,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或直接应用程序默认的太阳光晕。甚至在天气选择上,也可以凭自己喜好设置阴天、下雨或下雪的场景。
数字圆明园几乎可以说是CityMaker平台一展身手的竞技场。
在整个项目建设中,CityMaker采用了基于金字塔结构的与视点相关的LOD技术,实现了海量数据的调度管理与可视化,精确复原了圆明园建筑的彩画装饰,精确真实到一砖一瓦,仔细观察建筑中的油饰彩画、楹联匾额、亭台楼阁和家具陈设,都被十分精细地予以展现。基于CityMaker技术的复原数据保证了设计的精准度,重点建筑的构件全部通过建模制作出来,保存了内部良好的粱架结构,有利于空间定位和专家审核,还可以随意拼装与拆卸。
在已完成的项目中,课题组复原设计人员经过对圆明园文献档案研读、样式图片辨析、写景图/老照片辨析、遗址详细勘查、营建技术分析等基础研究,已经完成了圆明园22个景区、55个单元(时期)的复原设计。
在数据处理上,平台将三维数据、专业信息数据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专业的用户和互联网用户,辅助他们开展基于网络的专业3D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和公众参与互动应用。
CityMaker的结构化异常处理机制,可以保证宝贵的文物保护资料、数字化和工作成果等等信息数据不会因软件和系统的原因遭受任何破坏。同时,影像不仅支持桌面应用,还支持C/S或B/S架构的网络应用,观者可以按照设定权限共享和使用数据,在普通的PC机上就能获得身临其境般的视觉体验。
项目的第二阶段也已经于2010年9月19日正式启动。
据迟伟介绍,数字圆明园网站会持续更新,伟景行将继续对圆明园虚拟复原,最终完成全部108个景观的复原工作。网站也会持续更新,“逐渐成为公众喜欢参与的互动平台。”
数字城市产业的确在中国起步晚了点,但迟伟坚信他的事业就像自己名字一样会后来者居上,坚信他的伟景行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