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存储已经成为未来存储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云存储厂商正在将各类搜索、应用技术和云存储相结合,以便能够向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数据服务,但是,未来云存储的发展趋势,主要还是要从安全性、便携性及数据访问等角度进行发展。
安全性。从云计算诞生,安全性一直是企业实施云计算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同样,在云存储方面,安全性通常是首要的商业考虑和技术考虑。许多用户对云存储的安全要求甚至高于它们自己的架构所能提供的安全水平。既便如此,面对如此高的不现实的安全要求,许多大型的可信赖的云存储厂商也在努力满足它们的要求,构建比多数企业数据中心安全得多的数据中心,并通过可与NSA(美国国家安全局)媲美的加密层和保护层来保护存储中的数据。
便携性。一些用户在考虑托管存储的时候还要考虑数据的便携性。一般情况下这是有保证的,一些大型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承诺其数据便携性可媲美最好的传统本地存储。有的云存储结合了强大的便携功能,可以将整个数据集传送到你所选择的任何媒介,甚至是专门的存储设备。
性能和可用性。过去的一些托管存储和远程存储总是存在着延迟时间过长的问题。同样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就严重威胁服务的可用性。最新一代云存储已经有突破性的成就,体现在客户端或本地设备高速缓存,将最经常使用的数据保持在本地,从而有效地缓解互联网延迟问题。通过本地高速缓存,即使面临最严重的网络中断,这些设备也可以缓解延迟性问题。这些设备还可以让经常使用的数据看起来像本地存储那样快速反应。通过一个本地NAS网关,云存储甚至可以模仿中端NAS设备的可用性、性能和可视性,同时将数据予以远程保护,且这种数据保护水平只有少数企业才能做到。性能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当数据变化率太高的时候,这些解决方案可能会消耗太多的互联网带宽,而且这可能会使你的云存储解决方案产生隐含成本。即使如此,厂商们仍将继续努力实现容量优化和WAN(广域网)优化,从而尽量减少数据传输延迟性。
数据访问。另一个常见的疑虑是如果执行大规模数据请求或数据恢复操作,那么云存储是否可提供足够的访问性。一些厂商可以将大量数据传输到任何类型的媒介,可将数据直接传送给企业,且其速度之快相当于复制粘贴操作。此外,一些厂商还可以提供一套组件,在完全本地化的系统上模仿云地址,让本地NAS网关设备继续正常运行而无需重新设置。如果大型厂商构建了更多的地区性设施,那么数据传输时间将更加缩短。更重要的是,即使你的本地数据发生了灾难性的损失,厂商们也可以将数据再重新传输
云存储可以实现存储完全虚拟化,大大简化应用,节省客户建设成本,同时提供更强的存储和共享功能,部分厂家针对监控提供专门的云存储系统,可以满足运营商及用户单位内部自建等不同需求。
随着安防监控技术与用户需求相结合的趋势愈加明显,在安防监控产品集成实施过程中,存储技术也必须不断适应安防监控的应用特点,不断的完善自己,存储产品和安防监控技术整合已经是大势所趋。监控云存储系统就是存储和监控相融合的产品也印证了这种发展趋势。
从当前看,安防业务的远程化、联网化是非常明确趋势。唯一问题在于视频监控作为安防领域主要分支,其数据量对网络带宽的消耗非常大,就当前而言恐怕还不完全具备数据中心化的条件。数据中心模式引入并逐渐主导安防产业的形态是必然的,但并不是全面的模仿互联网的“云计算”模型。安防领域的“数据中心模式”一定是有着其自身特点的,可能是集中+分布相结合,可能是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模式。
结语
大规模联网监控的建设和高清监控的逐步普及,需要存储的海量视频数据有如潮水般的冲击着存储系统,不仅对存储设备的容量,读写性能、可靠提出了更高要求。监控云存储的出现,突破传统存储方式的性能和容量瓶颈,使云存储提供商能够联结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形成异常强大的存储能力,实现性能与容量的线性扩展,让海量数据的存储成为了可能,从而让企业拥有相当于整片云的存储能力,成功解决存储难题。借助厂家提供的监控云存储服务,用户有望摆脱在硬件存储设备上的巨额投入,减少在系统维护上的人力支出,快速减轻财政压力。监控云存储的出现同时提升了用户和厂家的竞争力。
2010年11月20日,以科学发展观下的经济转型与公共服务为主题的“IT两会”在北京召开。工信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董事长李颖表示,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的应用信息化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优化是经济转型的重点。而在此过程中,我们的安防产业和信息化应用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未来的监控领域,云存储必将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视频监控作为安防领域主要分支,其数据量对网络带宽的消耗非常大,就当前而言恐怕还不完全具备数据中心化的条件,云存储技术在安防监控领域的应用还将走过一段较长的路程,但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其推广的障碍也会得到根本解决,云存储在监控领域将有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