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数字兴农 “杭州模式”惠及百万农户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0-09-02 作者:佚名

什么是“数字兴农”工程

    50多岁的孙大伯,住在余杭区星桥街道安乐社区,早上起床后必做的一件事:打开电视机,浏览一下“华数数字电视”,看看村务信息,看看最新的社区公示公告……“‘数字兴农’工程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不但能收看数字电视、上互联网、收听广播、查看村务信息、了解农业科技知识和各类政策法规,甚至还能从电视上了解粮油蔬菜价格……真没想到电视还能办这么多事!”孙大伯乐呵呵地说。

    自从2009年5月星桥街道建成杭州市首个“数字兴农”运营试点工程后,越来越多像孙大伯这样的农户,每天打开数字电视了解村务信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数字兴农”不仅使所有村民看上了数字电视,还实现了有线广播“户户响”,更为乡镇街道、社区村级组织提供了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字幕短信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受到了群众的肯定和欢迎。

    今天(8月31日),杭州市“数字兴农”现场会在余杭区星桥街道召开,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数字兴农”工程,今年完成33万户,加快建设进度,明年完成全市全部97.4万农户。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而发展农村信息化的关键和难点是实现信息服务的普及化、便利化和实用化,基于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数字电视服务、农村信息化服务、农村信息工作平台、宽带通信”四位一体的“数字兴农”工程能较好地满足农村信息普及化发展的要求,同时可实现农村信息化建设“低成本、全覆盖、多功能”的发展目标。

    目前,困扰农村信息化的瓶颈问题:一是合适的网络载体问题;二是终端普及性的问题。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化终端成本高、普及性低、操作复杂,使得农村信息化难以普及,阻碍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针对农村信息化的两大瓶颈,华数创新地开发适合中国农村信息化、数字化需求的有线电视网络“宽带化、交互化”改造,适合农村信息化普及服务的交互数字电视技术。

    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数字化改造后,可完全实现对信息化应用和宽带通信的承载,使数字电视成为农村信息化普及的终端。

    2009年11月,市委市政府批准华数提交的《“数字兴农”工程实施方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杭州市“数字兴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委办2009<176>号),正式启动“数字兴农”工程。

    华数数字兴农工程的内容:1、基于有线电视网络宽带通信实现村村、户户覆盖,宽带上网按需求开通;2、实施农村交互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数字电视进所有农户;3、搭建基于交互数字电视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普及性的农村信息服务进入千家万户农户;4、搭建基于交互数字电视的“电话会议”、“电视会议”、“村村响”系统平台,为农村基础组织提供了便利的信息工作平台。

    经过一年努力,华数“数字兴农”工程顺利推进,目前,杭州各区县均建有试点村,已有31个村的用户实施了“数字兴农”工程建设,总用户超三万户。

    同时,该项工程还被国家广电总局定义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农村版,并通过NGB项目的建设在全国推广。

   

“数字兴农”将构建四大信息化平台

    基于“华数总前端+区县分平台”的运行模式,各区县的“数字兴农”运行管理平台根据当地农村、农民的不同需求,均因地制宜建立了不同的信息内容服务体系,实现了对农村和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加工,提供十大类普遍的信息服务,包括农业科技、村务信息、党员之家、劳务信息、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生活百科、电视预告、影视欣赏、戏曲文艺等。其中“劳务信息”提供所属地域招工、招聘最新信息,方便社区居民获取就业信息;“市场信息”每周更新蔬果、粮油、肉禽、水产等价格,便于居民第一时间掌握农副产品价格变动情况。村务信息中的村务公开栏目,为村民了解本村经济状况和村级村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搭建了一个平台,受到村民的欢迎。中央电视台对此作了专门采访,并在《新闻联播》中播出。

    各类信息服务都尽可能贴近农村实际,满足农村农民生活、生产需要。同时,华数还将公司服务热线96345与农民信箱、专家咨询进行对接,提供免费供求信息发布服务和免费农技咨询服务,接线员可通过查询专家系统或转接农技110为农民答疑解难。

    据了解,“数字兴农”工程将着力构建信息发布、音视频会议、视频点播轮播、农村政务等信息化四大平台:

    1.信息发布平台:通过数字电视的数据广播和交互数字电视技术实现大容量信息化分行数据的发布,通过用户端机顶盒接收和展现。

    2.音视频会议平台:在杭州二区五县数字电视公司控制中心的调度下支持镇乡级视频会议、村级电话会议的召开。

    3.视频点播和轮播平台:实现农业科技、党员教育、文化下乡等视频内容的按需点播及定时播发,并通过机顶盒接收和观看。

    4.农村政务信息化平台:通过将信息发布和个性化展示技术结合,构建起统一的、集约化建设的、富有个性特色的农村政务信息化平台。

    在收看数字电视的基础上,还可满足“村村响”“户户通”广播、大容量信息化数据与电视短信群发、宽带网络运营等三大体系的运行,结合各级监播中心,有效解决农村信息化运营主体缺失的问题,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数字兴农工程”可实现的九大功能

    1、数字电视

    将目前农村有线模拟电视信号转变为数字电视信号,从原来只能收看30多套的电视节目转变为可收看70多套的电视节目,并且还能收听多套数字调频广播节目。画面更加清晰、抗干扰能力强,支持电子节目导航,可提前了解一周内的电视节目信息。

    村级网络已支持交互电视业务的需求,农村用户可以各杭州城区用户一样享受快乐点播的乐趣。如使用增强交互型机顶盒可点播想收看的电视节目。

    2、“村村响”广播

    通过机顶盒内置的喇叭和广播接收系统,在机顶盒处待机状态时仍可以收听当地县广播电台节目,成为农村广播“村村通”的一个新的技术实现途径。

    3、紧急电话会议

    县/市、乡/镇、村领导和经过授权的人员,通过电话、手机向信息管理平台发送广播申请,经身份验证后,便可在授权时间和范围内,进行会议广播、通知、防火、防灾等应急呼叫。如乡镇领导对各村领导讲话、会议通知、布置工作等。村领导对全体村民(或者全体党员、基干民兵等)讲话、会议通知、布置工作等。应急呼叫系统,在出现特殊的情况下,如防汛、防火等紧急事件的即时通知、广播,提高防灾、抗灾等应变能力。

    4、视频会议

    召开农村乡镇工作视频会议,乡镇领导在镇视频会议室,召开全镇村级以上干部会议,村干部在村会议室(或家中)收看、收听。如村会议室具备视频会议条件(备有网络、摄像机、电话),可利用电话远程参加视频会议讨论。视频会议可向授权范围内的人员现场直播。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对关系村民日常民生话题的会议实时收看、实行村务、政务公开,发挥村民的监督作用。在乡、镇、村建立防灾、救灾的指挥系统,在乡、镇、村的视频会议室,通过网络对整个乡、镇、村进行防灾、抗灾、救灾的指挥工作。利用视频会议开展党先进性教育学习等。

    5、信息推送

    以数据广播技术为基础,搭建了一个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宣传农村政策法规,发布农业科技信息,市场动态,发布当地天气预报、交通出行状况、当地农贸市场价格信息、土特产销售行情等,让农村农民及时了医疗、保险、养老政策。为村务公开搭建了有效的发布平台,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内容得以进入千万党员家庭,文化共享工程可以更有效地惠及农村农民。

    6、电视短信

    通过系统字幕功能,可以游底字幕形式在任意电视频道上插播字幕信息。

    7、紧急信息发布

    在紧急情况下,无论在机顶盒开机、待机状态下,都可通过广播、文字进行紧急信息发布。

    8、视频轮播

    通过系统的NVOD平台,用四个通道播放(轮播)农业科技、文化共享、党员教育等节目。

    9、宽带上网

    通过EOC技术进行双向改造,使原有同轴电缆网络实现了双向功能,农户家庭可享受宽带上网服务。

推荐视频会议厂商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