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有一份报纸,到如今拥有深圳地区平面媒体90%以上市场份额的深圳报业集团;从一个全年图书销售居全国最末的城市,到跻身全国前三的书香之城……30年来,深圳改写了“只有经济,没有文化”的历史,并将曾经的短板——文化变成了今天城市发展的核心元素。
日前,记者在深圳采访时了解到,自文化产业被列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以来,深圳文化产业近5年来一直保持着年均约20%的增速。2002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约55亿元,仅占全市GDP的2.5%,但2009年这一数字已达531.3亿元,占全市GDP的6.5%。今年上半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已实现增加值280亿元。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深圳市继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深圳,俨然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浪潮中的先锋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圳现象”折射出的是经济特区30年发展模式的变迁。
创造中国报业史上“深圳速度”
“作为一个城市,连一张报纸、一份正式出版刊物都没有,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影院上座率很低,农村电影放映队处于瘫痪状态;有线广播喇叭不响;公社文化站名存实亡……”1981年1月,中央党校两位教授来深圳调研,回到北京后在写给胡耀邦同志的信中,如此描述深圳当年的文化传媒环境。
30年过去了,如今的深圳报业集团已拥有资产50多亿元、员工6000余人。深圳新闻出版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难发展历程,再次彰显了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精彩演绎了中国传媒业的“深圳速度”。
时任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的吴松营亲眼见证了深圳新闻出版业30年的巨大变化。他清楚地记得,1981年年初,胡耀邦同志在这两位教授的来信上批示:“(创办报纸,建立电台、电视台等)要积极去办。”当时,深圳市领导甚至提出“勒紧裤腰带,再困难也要把深圳特区的文化教育和舆论阵地建设搞上去!”
在缺钱、缺人才、缺设备的条件下,《深圳特区报》1981年6月6日试刊,1982年5月24日正式创刊。此后的深圳报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圳速度”。2003年1月22日,深圳报业集团成立,由《深圳特区报》和《深圳商报》两报合并后的报业集团,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报业集团之一,取得了整合资源、珠联璧合的效果。
同样创造“深圳奇迹”的还有深圳出版发行集团。
1996年11月8日,作为第七届全国书市的举办地,位于深南东路的我国第一家书城——深圳书城正式开业,它开创了全国购书超市的经营模式,为深圳市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2007年,深圳发行集团和海天出版社融合组建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公司,成为我国出版发行界唯一融出版物生产、销售及多元文化产业发展于一体的企业实体,深圳又一次“吃了螃蟹”。
如今,高高矗立的深圳特区报业大厦、深圳商报大厦和深圳广电大厦,与这座现代化城市融为一体,成为深圳传媒业发展的标志。深圳市新闻出版局提供的数字显示,尽管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深圳市新闻出版业2009年仍实现了逆势上扬,总产值达348亿元,较上年增长12亿元,增幅达3.6%。
读书读出来的深圳模式
特区成立30年来,深圳一直以“经济改革急先锋”的身份进入全国视野,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城市不仅因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获得地位,还能以爱读书受到尊敬。从文化品牌到城市名片,读书月这一深圳人首创的文化狂欢节,为提高深圳的文化软实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深圳在全国最早举办文化节庆,自2000年以来的10年间,深圳读书月年年与市民相约。从刚开始仅仅是为了解决市民读书的需求,到现在每年有主题和引导、有新颖的创意和策划,读书月活动由小到大,长盛不衰。读书论坛、藏书与阅读推荐书目、经典诗文朗诵、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图书漂流……10届读书月共举办各类活动约1872场,参与市民从首届的170多万人次上升到第十届的近900万人次,累计达5590万人次。
经过逐年的探索,读书月组委会推出一整套较为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委托总承办制,将读书月整体委托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总承办,同时吸引万科、深圳移动、中国民生银行等知名企业深度参与。值得注意的是,像当年罗湖书城在全国引发“书城现象”一样,深圳读书月的影响在10年间也辐射全国,为我国全民阅读提供了先进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全国读书热潮的形成,创造了全国读书文化节庆的“深圳模式”。
深圳读书月创立以来的10年,正是深圳的城市文化不断成长、人文气质愈发鲜明的10年。在十年磨一剑的“高贵的坚持”中,阅读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一种幸福的享受。
“文化+科技”助推产业转型
2009年岁末,一只全国人民钟爱的“企鹅”有了一个崭新宏伟的家——深南大道麒麟立交桥旁的腾讯大厦建成投入使用,成为深圳的又一地标。成立12年的腾讯成为中国第一家收入过百亿元的互联网企业,2009年收入突破100亿元,今年第一季度总收入达42亿元,市值飙升到330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谷歌和亚马逊。
这种“文化+科技”的“1+1”组合,却迸发出远大于“2”的神奇力量。腾讯正是凭着这样的优势成为中国少有的国际级互联网公司。
由于根植于活跃的市场经济环境,“文化+科技”成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路径,提高了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让文化以更快的速度、更新的内容、更活的形式、更广的受众得以传播。
总部设在深圳的A8音乐集团,是当今中国流行音乐界的“巨无霸”,其产值超过国际四大唱片公司在中国的收入总和;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等已在国内外创意文化领域闯出了赫赫之名;雅图公司60%的产品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十,30%的产品居世界前五,10%的产品居世界第一;拥有国内最大户外数字电话(公交)广告联播网的华视传媒、烟标生产龙头劲嘉股份,已分别在美国纳斯达克和深圳中小板上市……高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的“文化+科技”模式,不断显示出强大的创新力、生命力。
“在深圳,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联手攀登,占领了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制高点。”中国创意产业之父厉无畏在一次讲座中如是表达了自己对深圳文化产业的器重。
力争2020年产业增加值占GDP11%
深圳文化产业的日新月异,离不开一个强大引擎——文博会。
今年5月,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再次超额完成任务,总成交额达1088.56亿元,比上届增加207.87亿元,同比增长23.6%;文化产品出口交易额114.06亿元,比上届增长30.12%。
从招展难到一位难求,从20亿元到突破1000亿元,文博会从创办初期频受质疑的一个城市文化产品展示台,悄然成长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一个展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的亮丽窗口。历经6年发展,文博会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品“走出去”,搭建了一个高规格的博览、交易平台。
在第六届文博会上扬帆起航的“文化+金融”模式,又让文化创意和金融资本实现了完美对接,从而激活产业链条,为长期遭遇融资难的文化产业铺设出一条通衢大道。在第六届文博会期间,深圳文交所与全国20多个省(区、市)宣传文化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国际买家签订了系列战略合作协议,交易项目成交额达85.69亿元。此外,由中央财政注资引导、深圳市参与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筹备,首期募集60亿元。这两个与文博会相配套的文化投融资平台的建设,将使深圳成为国内重要的文化产权交易、知识产权评估和投融资服务中心。
精彩30年,一路艰辛、一路探寻、一路凯歌,让人无限感慨。如今,迈入而立之年的深圳又设定了新的目标:到2015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300亿元左右,年平均增长13%左右,占GDP的比重达到9%左右;到2020年,完成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确定的园区、基地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300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达到11%左右,增长速度达到12%以上。
大鹏振翅,飞翔万里。我们相信,逐渐走向成熟的深圳,文化产业必定能够实现新的跨越式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