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预测,2010年国内大屏幕拼接墙市场总产值将首次接近40亿,年增长率继续保持在30%以上,企业毛利率水平则从15%到50%不等。大屏拼接产业持续的快速发展和较高的毛利水平,吸引了众多厂商的参与。举不完全统计,国内拥有超过300家制造商、千余家集成商涉足该产业,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拼接墙产业链。
在国内拼接墙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同技术门类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在愈演愈烈。其中,DLP拼接产品作为最传统的技术类型之一,市场占有率维持在65%到68%,并保持每年接近3成的增长速度。LCD液晶拼接墙则是近年来新崛起的技术门类,市场占有率25%以上,且过去三年的成长平均速度超过DLP市场10个百分点。MPDP技术是04年引入的一项拼接显示技术,目前市场占有率不足5%,且近两年来出现微弱的销量下滑。此外,其它非主流技术类型的产品依然占据3%左右的市场份额。
从三大技术的竞争格局中可以看出,LCD液晶拼接技术与DLP拼接技术的竞争已经成为拼接市场技术阵营对抗的主体,MPDP则是一个具有很大变数的市场重要参与者。但是,综合考量市场占有率和增长态势,目前还很难判断哪一类技术拥有明确领先优势,能够在不远的未来成为市场的绝对主体。相反,三大技术目前的市场发展都已经遇到了自身的瓶颈。
液晶显示技术是一门独特的制造行业。它具有投资密集、规模密集和产能一旦形成则非常巨大的特点。以三星著名的DID液晶拼接单元面板为例,如果采用7代或者8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制造,一个月的切割产能则在50万到100万片。这样的海量制造数字,对于国内年销量两三万块的拼接市场,无疑是一个极难消化的数量。
液晶制造的特殊性,决定了液晶拼接技术必须一上来就走“快速消费”的普及路线。于是渠道混乱价格混乱、众多厂商都能拿到上游屏幕资源的状况就出现了。一定意义上,近三年来液晶拼接墙的快速增长可以看成是“一场农村包围城市的人民战争”:液晶拼接墙单元价格便宜,不同品牌差价巨大,不同产品差异也巨大,市场参与者众多:犄角旮旯、各种类型的客户都能找到适合于自身的产品、品牌和价位。
人民战争的作战方式促成了液晶拼接市场的快速拓展,但是也大大压低了产品的市场毛利水平,对于产业内做惯了高毛利率的传统厂商带来了诸多的不适应。液晶制造的特点正在成为改变整个行业发展规律的关键动力。
液晶拼接产品不仅市场进军格局异常特殊,同时也面临着技术突围的瓶颈。巨大的产能导致了每一代产品必须花很长时间去库存化。同时,过于削薄的利润,也是上游厂家更为谨慎。据悉,在去年7毫米产品成功问世之后,新一代的3毫米接缝技术已经处于冻结状态,短期不会推出。
暂时停步于7毫米的接缝,使得液晶拼接与接缝只有半毫米或者两毫米的DLP拼接、MPDP拼接产品在最直观的视觉感官上相形见绌。但是液晶阵营并没有就此认输。在冻结下一代接缝产品的同时,大尺寸拼接单元成为了LCD拼接阵营的最好选择:尺寸大了对接缝的敏感度会降低,同时对提升产品附加值也有极大的帮助。
据了解,目前三星、夏普、LG等企业都在谋划推出50-80英寸左右的液晶拼接单元。这些产品最快明年初可以面市。液晶拼接单元的大型化将成为液晶继续推进对DLP产品市场蚕食的有一把杀手锏。
作为传统技术的DLP拼接产业,无疑在三大拼接技术里面享有最丰富的产业支持资源和最高的客户认可度。但是近三年来,DLP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却呈现了下滑的态势,液晶产品的后发制人让DLP阵营颇为懊恼。
首先,液晶产品农村包围城市,是直接向DLP阵营的高价位、高利润率调涨;第二,液晶的人民战争,以厂商数量和口水战淹没DLP阵营声音的做法,是传统的、擅长于“埋头苦干”的DLP阵营难以抵挡的;第三,液晶在显示效果和超薄体积上的优势,使得其在商用市场具有绝对领先性——不能进入蓬勃发展的商用拼接显示和公共信息显示应用已经成为DLP市场拓展的最大“内伤”。
DLP拼接产品比较液晶拼接最大的劣势还不在于上述三点,而是在于DLP拼接单元每年数千元的灯泡耗材消耗。这对于客户可是真金白银的成本,同时也增加系统运行的风险和客户应用的繁琐。不过,对于这个最致命的弱点,DLP不是毫无还手之力。2009年底采用LED光源的DLP拼接墙产品的问世,结束了DLP“耗材门”的瓶颈。
技术进步的力量不是无穷的,LED光源虽好,但还是需要厂商的大力推动。对于客户也许灯泡耗材是一个巨大的成本负担,但是对于厂商这则相当于源源不断的利润来源。因此,在推动LED光源的普及上,一项低调的DLP拼接阵营则显得更为低调,并且为LED光源产品定出了很高的价格——以此弥补灯泡不用更换的利润损失,同时也使得客户失去了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附加价值的机会。既然购买高价位的LED光源和采用可更换光源的总和成本相差不大,那么LED光源的推广必然在客户这里得不到很好的响应和支持。
作为市场领先、客户忠诚度很高的的技术门类,DLP正营在三大技术的竞争中步伐稳一些、慢一些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如果一味的强调业内厂商的利益,而不尊重客户对“另耗材”的期待,最后吃亏得恐怕还是DLP拼接阵营。如何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突破传统的产业操作瓶颈,成为了DLP拼接墙阵营能够守中有攻,变被动防御为积极防御的焦点。
2010年年中,巨洋率先在全球推出第一个全系列“低价格”LED光源DLP拼接墙产品,可谓是DLP拼接行业的一大突破。巨洋这一系列产品比较传统光源产品价格提升在三成左右,价格提升与成本提升完全匹配,抛弃了灯泡耗材也是“利润来源”的传统观念,并取得了极好的市场反响,堪为DLP产业追求技术革命和科技创新的模范。
在解决光源耗材瓶颈的同时,DLP拼接产品也不可掉以轻心。和等离子拼接比较,DLP拼接单元除了耗材是一个根本瓶颈外,机身厚度也是不得不说的一个缺点。虽然液晶拼接的接缝问题还没有解决,但是等离子拼接却已经获得了2毫米的缝隙控制能力。与这种产品比较,DLP传统的窄缝优势大大折扣,使得其体积笨重的缺点更为凸显。如果DLP不很好的改进自己的体积设计,则一旦LCD也取得接缝瓶颈的突破,其竞争格局将非常不利于DLP产品。
庞大的体积使得DLP拼接只能在专业领域使用,如安防、会议室、指挥调度等;而在数字告示、新媒体市场、展会展示领域,平板拼接清包的特征已经使其成为了这些“商用领域”唯一的选择。体积成为将DLP排除在商用市场之外的最大障碍。
而据DLP显示技术的核心上游厂商,德州仪器TI的实验表明,背投产品的厚度完全能够控制到30到10厘米。分析认为,未来在保持现有的产品稳定下的基础上,如果能够突破体积瓶颈,DLP拼接凭借LED光源带来的色彩改善,在商用市场也不是没有用武之地。
本质上,MPDP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除了烧屏问题外,在技术上等离子拼接几乎没有弱势。而近年来各种烧屏抑制技术的出现已经很好的改变了等离子烧屏的瓶颈。但是,一项好的技术、好的产品为何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甚至市场未老先衰呢?这与MPDP特殊的市场策略密不可分。
MPDP不是等离子拼接的全部,只是欧丽安推出的一种等离子拼接产品。在国内则实现总代理独家代理销售制度。2010年,最早将MPDP引入国内的三一友泰已经看到MPDP的市场策略对等离子拼接市场的伤害,并选择再次担当行业领导者,将采用LG等离子屏幕的CIMA等离子拼接产品引入国内市场。
MPDP国内独家总代的方式,使得MPDP的销售和应用铺不开“面”,只能集中在唯一总代理的影响范围之内。其他行业内厂商,由于“吃不到”MPDP的市场,自然在竞争之中一致对外的努力压缩MPDP的市场。自从LCD拼接问世以来,MPDP特有的超薄特点荡然无存:一个MPDP、一个韩国小品牌和一个国内小总代,与整个DLP拼接和LCD拼接的联合阵营竞争,“岂有不败之理”。
MPDP的失败不在于产品的优秀与否,本质上是一种是市场策略的失败:一开始就想着垄断、吃独食,丝毫不考虑整个行业的利益、客户群体的整体利益,从而造成了整个产业对MPDP的集中仇视和抛弃。
不过,随着2010年三一友泰持市场开放态度的CIMA等离子拼接产品的到来。这一局面即将成为历史。三一友泰表示,CIMA等离子在国内的销售绝不会搞垄断,而是要走行业普惠的道路,与整个行业一起分享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革命的成果。同时,CIMA等离子拼接还将是一款60英寸的单元,在尺寸、显示性能、拼接性能、稳定性等方面全面超越传统MPDP产品。CIMA下一代70英寸单元的研发也已经列上议程。
液晶拼接的单元大尺寸化、接缝进一步缩小、产业格局的规范化;DLP拼接LED光源的加大推广、产品研发的超薄方向;等离子拼接告别MPDP独挡天下、技术价值,企业价值向社会价值让渡、单元向大尺寸发展……在类似这些方面,三大拼接技术不是没有功课要做,不是没有空间进步。
成者非一己之力,败者必有内在因由。三大拼接技术阵营的竞争,目前依然处于各自技术不断完善的阶段。谁先获得技术上的完善,则谁在竞争之中就会占据领先的优势。而扼守落后技术,不辨产业方向,不思行业变革与进取的技术门类,则必定成为消失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