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3D你都不好意思来” 2010年BIRTV(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作为今年广电展的绝对重头戏,3D产业覆盖了制作、传输、接收、终端,以及本土标准等诸多领域,巨大声势俨然已经掩盖了真正的主角,未来数年将要投入数千亿的“三网融合”。
作为高清之后,广电行业的有一个热门话题,业内人士给出的最好预期是“市场接收速度快过HD”。在这样良好的预期下,以及近年来高清已经面临普及和利润逐渐变薄的趋势,广电设备厂商,以及家用彩电企业努力推动3D的普及必然成为“圈钱”的重要门道。
展会上,包括索尼、松下、JVC等企业都展示了多种3D摄录、制作设备,并现场提供3D设备的应用模拟。3D制作设备已经完全代替以往的高清成为本届展会广电摄录制作设备的重头戏。而在传输这部分,以本土的AVS编码技术为龙头,一批企业展示了多种传输系统和方案。虽然在参展分量上,传输段3D还不能超过传统的高清产品,但是其占据的分量显然大于“三万融合”。
在播放终端上,以电影院线市场为主的从业厂商数量众多。不仅巴可、科视、DP、索尼等行业巨头展示了多种专业影院放映机。以双机系统、普通工程投影机为载体的“廉价”放映系统也有众多露面。同时,针对国内市场已经销售出的数字放映机的3D改造技术也在展会中展露头角。
虽然以家用为主的电视机产品不是广电展的主角,也没有任何主打彩电产品的展位出现,但是如果细数展会现场出现的3D电视,就会发现包括索尼、松下、JVC、康佳、三星、长虹等众多企业,协同一批中小型品牌全面亮相的阵容依然不容小窥。如此庞大的3D彩电阵容的出现更为那些期望短期内3D产业爆发增长的厂商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针对3D的火爆,本届广电展组委会还专门为其开辟了10号馆,作为3D的专馆。为某一种技术单独开辟一个展馆,这在广电展历史上并不多见,由此也可见本届展会3D的分量。
虽然3D切实成为了今年广电展最热门的话题,但是对于3D产业的发展,业内也不乏忧心忡忡的观点存在。首先,本届参展的3D产业链依然以海外厂商为主导,占据核心位置。在上游制作阶段海外厂商的主导性短期不容撼动。而在中游的具体系统集成上,本土企业上没有做好准备,许多企业只是展示了一些基本的内容,对于3D的大规模组网播出方面的技术储备依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参考。
此外,3D展示上“参差不齐”的水平也令许多专业人士担忧。例如,采用红蓝技术的、已经明确会被淘汰的3D技术产品依然能够在这样专业和高规格的展会中亮相。更有部分厂商提供的3D方案明显有应急参展的痕迹,系统设计还欠缺成熟性。
事实上,作为电视行业的3D今年只是刚刚兴起。而在电影行业,3D虽然兴起多年,但是依据影片内容的不同,业内人士认为至少半数以上的影片不需要3D技术。同时,本届广电展上,众多3D演示场馆的热情观众在观看3D之后的头晕等症状也颇令人担心。业内著名专家纷纷认为,目前讨论3D进入家庭为时尚早,尤其是在对“健康”的担忧尚未全面解决的时候,3D的推进还需要循序渐进。
针对3D的火爆,更多业内人士认为,3D只是一个嚼头。尤其是上游的外资巨头在高清之后的一个重要嚼头。未来数年国内广电行业投资的重点依然是传统的高清和三网融合。业内企业也应该将更多的经历放在如何推动高清落地和三网融合的健康发展上,而3D则是等到下一步才会真正大规模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