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移动技术、低碳技术、物联网、3D显示、增强现实技术、云计算、人用疫苗研发、电机系统节能和可燃冰开采技术成为2010年10大战略性技术。中国企业如果能把握好未来新型战略性技术的发展脉搏,将赢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通过对各领域前沿技术的实时跟踪和长期研究,我们总结了10大战略性技术。在选择技术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考量的因素是该项技术的未来投资、营业收入、对其他行业的衍生效应以及对人们生活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改变。这10大战略性技术分别是智慧城市、4G移动技术、低碳技术、物联网、3D显示、增强现实技术、云计算、人用疫苗研发、电机系统节能和可燃冰开采技术。
2010年10大战略技术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即由新工具新技术支持的涵盖政府、市民和商业组织的新城市生态系统。IBM于2008年年底提出“智慧的地球”,并开始在全球推广。具体应用涵盖多个领域:
食品:质量管理、应急制度等,有效保证食品安全;
水资源:根据用水情况监控,保证水资源有效利用;
交通:监控道路状况,有效保证交通顺畅;
医疗:医疗信息共享,提高医护一致性和准确性;
电力:挖掘电力信息,合理用电体系。
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是挖掘城市管理各领域的数据库,融合联网,开发新的应用技术。政府可以实时收集并分析各领域的数据,快速制定决策并采取适当行动。市民可以远程工作,购物,学习和进行交易。企业可有效地管理产品开发、制造、物流和配送。
3G移动通讯技术2009年年初开始在中国3家移动通讯公司普遍推广,此时离3G技术WCDMA的第一个商业应用已经过了10年;4G标准早已开发,进入技术成熟阶段。4G移动通讯的标志性核心技术包括两项,OFDM信道调制技术和MIMIO天线接收技术。4G终端用户的下行速度最高达到29 Mbps,这个速度是目前3G网络速度的50倍。
目前主流标准分两大类,LTE和802.16m,同为FDD类技术,两种技术都开始有商业化试点。LTE是由全球各大通讯设备商和运营商支持的由3GPP研发的主流技术。802.16m则由相关IEEE机构负责制定,主要支持者为Sprint Wireless和韩国企业,包括KT和三星网络。中国以自主开发的TD-SCDMA技术为基础,向3GPP提交了LTE的TDD版本,取名为TD-LTE-Advanced,已获得欧洲标准化组织3GPP和亚太地区通信企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哥本哈根会议标志着碳减排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全球已经同步进入低碳时代。所谓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而言的,核心是建立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展模式,包括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国际关系模式。具体而言是鼓励发展清洁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能耗低、污染低的产业和产品。借助能源技术创新引导整个经济发展模式向清洁高效方向转型,以此应对气候变化且提高能源利用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绿色GDP的目的。
现在全球已经有50多家金融机构投资13亿美元进行低碳技术开发,以期在低碳经济方面占领技术制高点。这些低碳技术广泛涉及石油、化工、电力、交通、建筑、冶金等多个领域。涵盖内容有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高附加值转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传统技术的节能改造、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等。
物联网即“物物互联”,是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实现的物与物之间的互联通信,以方便识别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一系列应用。物联网产业链可细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4个环节,关键技术包括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无线传输网络。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物联网在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已有局部建设,已应用于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环境监测、节能减排、交通监管等领域。2009年,由40余家企业和机构发起的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在北京成立,该联盟聚集了IT、通信、基础平台、传感等领域的众多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
未来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衍生效应及市场规模巨大。由于物联网融合了传感器、计算机、通信网络、半导体等多种技术,即将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中国已将“物联网”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将会催生出大规模的高科技市场。据物联网应用高峰论坛分析,物联网行业在未来3-5年市场规模可达到3000亿元。
3D显示主要利用人眼的视差原理,有眼镜式、裸眼式两种观看方式。3D显示技术通过制造人的左、右眼视差,在视觉暂留时间之内,给左、右眼分别送去有视差的两幅图像,大脑在获取了左、右眼看到的不同图像之后,会把这种差异理解为物体的空间定位,从而呈现3D效果。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公司投身3D显示领域,产品层出不穷。3D技术将革命性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在未来,3D显示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工业仿真、建筑设计、军事模拟、医疗、教学、娱乐和公共展示等领域,将带动显示器、电视等行业向3D技术转移。在国外市场,3D显示在科研教学、医疗、广告和电影院线市场都有成功应用,在欧美发达地区3D显示产品已经走入普通家庭。
但是3D显示市场的发展面临标准缺失、价格较高、内容匮乏等制约因素。3D显示需要上下游的内容商、运营商、芯片商、面板商、系统集成商通力合作,从内容、传输到视频处理一整套标准的建立有助于产业化真正起步。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
AR是利用传感器技术在人类看到、听到、接触到的现实信息的基础上,叠加计算机加工处理得到的信息的技术。AR能够把虚拟物体与真实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强人们对真实环境的理解与体验。
AR将成为杀手级移动应用。AR技术利用可上网的智能手机拍摄并使用视觉算法识别物体,然后加载网上检索到的有用信息对物体进行说明。针对谷歌手机、IPhone开发出的名为Layar的AR软件,可以在手机摄像头上显示餐馆点评和楼盘等信息。NTT DoCoMo推出了将摄像头拍到的真实信息与方向导航相结合的“直觉导航仪”。
AR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现代展示、医疗、军事、教育、娱乐、旅游等领域,应用空间和内容将超出人们想象。在带照相机的手机、可代替镜子的大型显示器及投影机以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透射型眼镜式显示器(Head Mounted Display)上都可实现AR应用。AR已开始作为街头交互式商业应用,用于加强数字标牌的商品介绍、店面的展示效果以及商业街的服装试穿、店铺导航等。AR正处于大规模应用的前夜,各国领先厂商已开始利用AR技术获取商业利润。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是基于因特网的分布式计算及其相关应用,将开创技术变革新时代。通过云计算,可以利用在因特网中可用的计算系统(即“云”),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实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功效的网络服务。云计算突破了物理资源的概念,用户将实现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定制所需的服务。有了云计算,用户无需自购软、硬件,甚至无需知道是谁提供的服务,只需关注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或者得到什么样的服务。
云计算技术将对IT产业和网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对IT硬件厂商、软件厂商和服务商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管理软件的开发、部署和应用以至于商业模式都将步入云计算技术应用时代 。推进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云计算允许将数据、应用、服务等存储云端,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PDA、UMPC等一切可以接入互联网的设备访问云端,实现移动应用。将惠及广大网民,影响深远。云计算将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使得互联网这片“云”成为每一个网民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
云计算大幅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推动企业IT技术进步,企业选择云计算服务的时机已经成熟。云计算可以满足企业的流程规范化、低成本化、能源绿色化等方面的运营需求。云计算的应用在为企业带来更多数据和用户的同时,还推动企业在IT技术方面的进步,比如:虚拟化技术、多核技术、自动化技术、Web技术等。
由中国政府牵头国内厂商争取到了云计算国际标准化主导权,未来发展前景可观。政府联合阿里巴巴、百度、中兴通讯、联想、曙光等国内重点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清华、北大、北航等重点院校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行业用户,形成工作合力,组建云计算标准化产业联盟,为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提供支撑。
近年来,多次全球性流行疾病使得对疫苗的需求迅速增长,加上药品生产竞争加剧,各国医保用药支出减少,疫苗又成为制药企业新的增长点。市场调研机构Kalorama Information预计全球人用疫苗销售额将从2008年的190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390亿美元。惠氏的疫苗Prevnar在2008年实现27亿美元销售额,默沙东的疫苗Gardasil在2008年的销售额也达到23亿美元①。2009年《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10大医学突破中,包括艾滋病疫苗和甲流疫苗两项,美国化学学会评出的2010年最值得关注的技术首位是干粉吸入式麻疹疫苗。
中国人用疫苗市场增长迅速,中国政府、中外企业正加大在疫苗研发方面的投资。2009年中国人用疫苗市场规模预计为74亿元,同比增长20%,2015年中国人用疫苗市场的规模将接近1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②,高于全球10%左右的增长率③。
跨国企业通过收购中国本地企业,迅速进入市场,同时也将疫苗研发向中国转移。国内企业也纷纷踏入疫苗研发生产领域,市场竞争加剧,集中度亟待提高。重庆啤酒、华神集团、华北制药、哈药集团、天士力等都先后进入了疫苗领域。截至2008年,中国目前共有疫苗生产企业43家④,市场集中度很低。
电机系统节能包括两种方式,通过电机产品本身的设计节能,或是通过电机及相关系统的运行管理节能。电机系统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传动控制系统及管网负荷管理等。
2009年中国在节能电动机研究方面取得进步,自主研发的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问世。中国自主研发的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的特点为无刷、无芯化和轴向磁场⑥,进一步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减轻了电机重量。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功率涵盖1KW-5500KW,可应用于风机、水泵、压缩机等通用设备,还可用在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数控机床、油田控油机、移动电站等领域。如果每年新增电机中有1/3用这种新型产品替代,每年可节电近500亿千瓦时,节约硅钢片50万吨、铜2万吨。深圳安托山特种机电有限公司已投资3亿元建成了3条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生产线⑦。
中国现有的电机系统大多耗能高,电机系统节能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中国电机系统总容量约7亿千瓦,年用电量约占全国用电量的60%,达2万亿千瓦时左右,每年新增容量达到1.5亿千瓦,但高效节能电机市场份额不到3%⑧。在工业领域,中国电机系统的实际运行效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10%-30%⑨。电机系统节能将被运用于各个工业部门,应用范围广泛,近年来,家电等行业纷纷制定了行业能耗标准,将有助于节能电机产品的推广。
政府重视电机系统节能技术,并开始推动企业进行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电机系统节能市场启动。
2009年9月,国土资源局宣布,在青海省祁连山脉发现巨大储量的可燃冰。本次发现的可燃冰储量相当于2555亿桶原油。国土资源局表示,这是自1959年中国发现石油之后的最重要的地质发现。可燃冰为固态状甲烷,燃烧值非常高,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理想的清洁能源。
可燃冰将最有希望成为未来能源替代品。科学家预测,全世界石油储量将在本世纪消耗完毕,寻找新能源将成为本世纪人类的最大任务。全世界可燃冰的储量巨大,据估计,当前世界可燃冰的储量可以供给人类1000年的能量消耗。本次在青海祁连山脉发现的可燃冰可供中国使用近90年。中国从1993年由石油输出国转为石油输入国,近年来的能源消耗越来越依赖进口,可燃冰的开采将大大减缓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本次可燃冰的发现使得开采技术的突破迫在眉睫。美国、日本、德国的科学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着眼于可燃冰的开采计划。之前,这些国家的工作重点集中在海底和沿海地域寻找可燃冰储量。尽管海底可燃冰储量丰富,但由于可燃冰通常都在海底450米之下发现,对开采技术要求相当苛刻。本次青海可燃冰是首次在内陆地区发现,同时,本次发现的可燃冰仅在地下20米的地方,大大降低了开采难度。可燃冰一旦开采成功,其开采技术将成为低碳技术的核心。 (作者单位: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