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目前各地热衷投建的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都需要2~5年时间才能够完全量产,届时国际平板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很可能又从液晶变换到更先进的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当平板电视显示技术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之后,那时的液晶面板产业是否会像今天的CRT(彩色显像管)一样沦落为“夕阳产业”?
李火昆耀:随着各式电子产品的便利性需求、娱乐性提升和新的跨界应用产生,显示器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除了已臻成熟的液晶面板技术之外,友达光电也同步在开发OLED、电子纸及FED(场发射型显示器),不同的显示技术可依消费市场不同类型的显示需求而应用。
李东生:由于研发难度较高,OLED技术在短时期内难以实现产业化。从技术研制出来到实现量产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OLED首先面临的是成本问题,再一个是推广问题,要被消费者接受。所以我认为液晶面板在可预期的时间内是不会被替代的。
陈炎顺:没有什么是不能被替代的,液晶面板技术也如此。但是,我们认为液晶面板产业还远远没有到要被替代的时候。从液晶面板到OLED的替代是可以在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生产线基础上顺利进行的,是一种量的变化。这是因为,从技术演变的角度来看,液晶面板和OLED在技术发展和生产流程上具有很强的共通性和延续性。
我们正加大对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的探索和研发,择机推出更符合未来需求的下一代显示技术产品,力争占据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制高点。
喻亮星:OLED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平板电视(包括液晶和等离子电视)产品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仍然是市场的主流。当OLED大规模市场化时,平板电视也将逐步退出舞台,这是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
中国OLED网:在某个领域OLED完全替代LCD不是不可能实现的。未来一段时间内OLED与LCD会像当初LCD与CRT一样在特定的领域各司其职(CRT在一些高清应用明显优于普通LCD),就目前形势看OLED取代LCD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