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9日,松下在日本发布了支持3维(3D)影像显示的PDP电视“3D VIERA VT2”系列。还将同时上市支持3D影像的蓝光光盘(BD)录像机及影碟机。预定2010年4月23日上市。
松下3D电视为采用集成了120Hz频率PDP显示技术、120Hz频率BD影碟机及有源方式液晶快门眼镜的“分时方式“。能以帧为单位交替显示左眼用和右眼用影像,利用液晶快门交替遮挡右眼和左眼的视线,使用户的左右眼看到不同的影像,以此实现3D显示。
3月2日 韩国三星电子日前发布了全球首款正式量产的3D平板电视LED TV 7000和LED TV 8000系列。两系列电视均包含46和55英寸两个尺寸规格,售价从420万韩元到610万韩元不等,折合人民币25000元和36000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价位较不具有3D功能的去年上市的高端LED产品并没有明显的高出。此外,三星支持3D的BD-C6900蓝光碟机报价居然也只有399美元,折合人民币2700多元,价位与普通蓝光碟机差距不大。
而事实上以上的3D电视并不是第一批产品,早在09年LG就已经在韩国上市了第一款3D电视,日本市场第一款产品还要更早一些。3D电视走过的技术积累路途并不是仅仅的2010年的时间,而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也说明3D技术已经具有一定的成熟性。
目前主流的彩电企业采用的3D技术均包括了主动式快门眼镜和时分复用的显示方式。这也是电脑领域采用的标准化的3D解决方案——虽然不同品牌的3D 眼镜极其可能并不兼容,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其时分复用的技术本质。
时分复用即是充分利用电视机高于120HZ的刷新频率,由偶数和技术帧分别显示左右眼的画面。观看端由主动式眼镜进行画面顾过滤,进而形成3D显示效果。对于等离子电视几乎全部产品的面板满足120HZ的刷新,液晶电视也有20%左右的产品支持这种高刷新率。对于支持120HZ以上的刷新率的显示设备,实现主动式眼镜时分复用3D显示只需要崭新的信号处理IC和更新的软件设计。这些方面的成本变化,对于大批量生产的电视及产品而言并不显著。
因此,可以看到3D电视功能的加入,不仅可以保持2D功能不消失,同时更可以控制产品成本几乎不增加。正式这种“零成本”的优势,才造成了3D的DLP投影机产品“瞬间全面”普及。据全球权威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日前发布预测称,2010年全球3D电视的销量会在420万台以上。——这一数字与LED电视普及元年2009年,该类产品的销量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