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国内首部3D电视剧将于春节后与观众见面,它就是由阚卫平导演,86版经典《西游记》原班人马主演的《吴承恩与西游记》。据悉,作为3D电视节目的首创作品,制片方希望崭新的3D模式能带动影片在除了电视台播放之外的众多发行市场的业绩表现。
与此同时,三星电子也在年初宣布了量产3D液晶面板的消息。据悉,元月开始,三星电子已经开始量产40寸、46寸、55寸3D电视用液晶面板,并成为了全球首家量产3D LED电视与LCD电视的公司。此外,松下也将于今年一季度正式量产最大尺寸达到156英寸的3D等离子电视面板。
作为3D电视产业的两大上游:内容和面板行业同时放出3D商用的消息被认为是3D电视开始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
作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企业,三星电子认为3D电视将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势头。在国内市场,三星电子表示最快4月会推出3D产品,索尼3D电视液晶在6月上市,松下3D等离子则承诺今年十一之前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彩电企业康佳表示会在春季推出3D新品,而却年面向商用市场的裸眼3D电视已经被TCL推向市场。
明确的3D新品上市时间表,使人们进一步看到了3D电视家用的可能。而在另两个显示领域,投影机市场上2010年的新品将全部具备时分式的3D显示功能、电脑用液晶显示器也将拥有五分之一以上型号的新品配备时分式的3D显示功能、另外超过半数的电脑显卡将具有3D影片播放功能、很大一部分新品BD碟机也将在2010年导入3D技术的支持。
3D产业链还不完善
虽然在3D进入家庭呼声此即彼伏的状态下,众多终端厂商已经开始向市场抛售3D概念,但是这依然不能掩盖3D产业链不成熟、不完善的特点。
以电影产业为例,面向普通百姓发行的蓝光BD碟机的3D标准只不过是09年刚刚完成。同时,全球电影产业3D影片的产量依然有限,更是远远低于2D影片的数量。国内市场3D影片的数量在电影产业中不足1%。而对于电视台的节目制作,目前国内3D市场尚处于空白状态。
3D内容有限、传输手段单一、标准不健全简称为3D电视发展的最大障碍。据了解,现在国际上经由广播或IP分发的3D到家分发标准还处于空白状态,国外即便宣布2010年要开播的3D节目也多数属于常识状态。
一方面内容缺乏,另一方面电视台不会短期接入,国外媒体认为这种局面将导致“消费者花了一大堆钱构建的系统,却没由内容可看”。
据了解,无论是在制作还是传输上3D的成本均要较常规视听节目高,甚至会高出高清节目不少。这对于高清尚未普及的国内市场,3D的概念似乎太早熟了一些。作为国内首部3D电视剧的《吴承恩与西游记》,也只不过是在每集的重点动作片段上采用3D技术,45分钟的节目平均有12分钟的3D内容,而不是全面3D化。
专家表示,只是影片部分时段3D化是减少3D投资成本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可以缓解长期观看3D带来的眼部健康威胁。
据目前情况,2010年消费者在国内市场能够看到的3D电视也将在技术路线上极为不同。
首先,09年TCL已经上市了用于广告和展示领域,不需要特殊的3D眼镜就可以观看到3D效果的液晶电视产品。并成功获得了在数字告示市场的应用,成为展示、展览和一些广告商热衷的产品。但是这一技术的3D显示在画质效果上还相对较差,不能满足家用娱乐的需求。
另一方面,松下则热衷于时分复用的3D显示技术。这一技术也被DLP投影机所采用。时分技术实现的特点是利用显示设备快速的刷新速度:这点上等离子叫液晶拥有一定优势,创造出3D显示效果。时分技术还拥有另一个有点,就是显示设备几乎不增加成本。不过时分复用技术也有缺陷,那就是造价更高、维护成本也更高的快门眼镜。由于对眼镜要求更高,所以该技术的产品也被认为应用过程过于专业,而不适合于家用。
相比较TCL的裸眼技术和松下的时分复用技术,三星等液晶电视企业更侧重于采用偏振光技术实现3D彩电效果。这一技术的特点是眼镜仅为普通的偏振光镜片,成本只有两三元。不过,这种技术也会导致画面解析度损失一半,全高清液晶电视将只能显示高清层面的3D效果,而高清产品则会被降级到标清效果。同时,这一技术由于对液晶屏幕变动较大(在每一个像素上增加偏光设备),也会到这终端产品成本的上升。
综合分析看来,TCL的裸眼3D是广告业的最佳选择,三星等的技术适合家用,但是短期成本较高,而且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显示设备的显示精度,松下方案虽然成本低,但是应用体系复杂,昂贵的眼睛、应用时候的同步调整、眼镜的保养都是家庭应用不便利的方面。此外,三星方案将在支持厂商数量上更具优势。
全球3D显示市场不同的技术路线之争也被看成是3D尚不成熟的重要标志。分析认为这将给消费者的选购制造不必要的烦恼。
3D短期市场不被看好
相对彩电企业和外行消费者的热情,业内专家纷纷对国内3D市场的发展成观望态度。
研究表明,国内电视产业数字化和高清化的水平比较欧美和日本市场分别落后3到5年的时间。而3D是比数字化合高清化更高级的概念,在没有走完数字高清历程的国内市场,3D电视的推广势必要更慢一些。
不过,业内专家也指出,虽然在电影、电视节目等方面3D拥有内容瓶颈,但是在消费认知上的高认可度,3D彩电也可能给国内高端玩家带来崭新的应用享受。尤其是在电脑3D游戏市场,3D内容并不匮乏,对数游戏玩家恐怕都会对3D产品比较感兴趣。而如果3D产品价格能够迅速下降,也不排除消费者会在相应的价格上为“未来应用”买单。不过,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业内人士多数认为3D电视的普及必然是一个长期的事情,短期市场很难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