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黑电很“黑”。
TCL巨亏,康佳净利润狂减,长虹濒临亏损,在LED液晶领域先行一步的创维、海信,业绩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去年业绩全面飘红,今年为何集体掉头向下?黯淡业绩的背后,国产彩电企业究竟面临何种困境?2011年,路在何方?
南方农村报联合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数字华夏(北京)品牌传播研究机构首席顾问姜培峰、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等业内著名专家,为国产彩电企业把脉诊断。
病症一:技术落后
药方:加快对接核心技术
主治医师:姜培峰
销量上去了,利润却下来了,这反映的是行业的普遍问题,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将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
首先,企业过于乐观,大量生产,最后因产品滞销出现大量库存;同时,面板价格突降,企业被迫降低彩电价格;其次,外资企业在本土化、渠道方面表现出色,品牌影响力大,性价比高;而最重要的一点,也是目前难以改观的就是国产彩电企业产品技术落后,导致新产品大规模上市的时间落后于人,失去了市场先机。
对于2011年的彩电市场,陆刃波认为企业要谨慎乐观。他表示,平板电视通过近几年的普及,更新已基本完成,2010年的增幅达到了30%,再往前有50%以上,因此,明年的总量增长有限,预计销售量在3400万至3600万台左右。
数字华夏(北京)品牌传播研究机构首席顾问姜培峰表示,彩电企业要修炼好内功,如果短时间内掌握不了核心技术,那在核心技术的对接上就要做得比别人更快,如何把核心技术转变成能让消费者使用的技术,这本身也是一项技术,可以称之为次核心技术,迈好这一步后再往上游拓展。
病症二:盲目出新
药方:踏实做产品不炒概念
主治医师:陆刃波
更轻薄的LED、身临其境的3D、网络化、智能化……2010年,彩电业新概念竞相亮相,乃至在2011年家电下乡中标产品目录中也不乏以上高端产品的身影。
国内主流彩电企业几乎无一缺席这场“科技盛宴”,但迷失其中者众。TCL主推互联网电视,本想借此抢占市场先机,最后反而惹上了侵权官司,因内容涉黄又被央视点名批评,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最搞笑的莫过于3D电视下乡,明显是个噱头,在3D片源奇缺,技术尚不成熟之时,企业以此法营销,注定不会成功。
不少读者向南方农村报“家电包打听”栏目咨询,“什么是智能电视”、“网络电视就是能上网吗”,表现出强烈的了解意愿。有珠海的农户就尝鲜买了台智能电视,但一直只当普通电视用。消费者以后对此类概念忽悠肯定不会买账。
对此,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表示,不断上市的新产品显示出产业的技术趋势,但由于量少,短时间内不会成为企业的利润主力,而他们更大的功能是为企业造势,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然而,每一次新品的浪潮,对企业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有的企业可能会被推上岸,有的也可能被淹没。陆刃波表示,未来智能电视肯定要替代互联网电视,但企业不要一味地炒作概念,要实事求是做好产品,要让成熟的产品尽快地进入市场,因为如今电视生命周期很短。
病症三:被动降价
药方:政企研联手定战略
主治医师:罗清启
外资彩电开出低价,国产彩电只有跟进,而这也被众企业归咎成今年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外资企业掌握了屏,控制了成本结构,而且也做整机的终端销售,因此拥有价格话语权。它的价格就是一把标尺,国产企业要跟随着调整。”罗清启指出,分析外资的降价应该区别战术性和战略性。
比如,世界杯对彩电行业来讲是一个大旺季,全球的彩电企业都在储货,最终是要出货,选择在这时降价是一种战术。一旦外资认为市场已经成熟,要取消和国产的价格差,则意味着战略性转折。届时,国产彩电可能为了守住市场份额又陷入到无休止的价格战中,这本身不利于国产品牌形象的树立和提升。
罗清启认为,国产彩电价格被外资牵着鼻子走,跟风降价,根本原因是我们缺屏,这好比患上了癌症,在短期内都无法治愈。像韩日企业走到今天掌握了屏技术,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国内彩电产业要突破的话需要一个清晰的、强大的战略规划,企业、政府、研发机构要组织起来,实现对产业链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