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日,国家强制性标准GB24850-2010《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正式实施。2010年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2010年第28号公告,《平板电视能效标识实施规则》将于2011年3月1日开始实施。
也正因此,“30%的产品将退市”、“15%的产品将退市”的声音此起彼伏。通过采访发现,本次能效标准的实施并不会引发“退市潮”,其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企业参与节能惠民工程的积极性不高。
仍有产品不合格
据了解,《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除了对平板电视被动待机功率进行限定以外,还对开机状态下平板电视的能效等级进行了划分。其中,1级能效最高;2级为节能评价值,是节能产品认证的最低要求;3级为限定值,是最低市场准入门槛;能效低于3级的产品将不能进入市场。这样,标准实施后,有多少产品被淘汰是大家首先要讨论的话题。
对此,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从2008年开始一直跟踪平板电视能效产品的变化,并且进行了多轮摸底测试。
据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数据显示,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送测产品中达到1级能效水平的液晶电视为2台、等离子电视为1台;达到2级能效水平的液晶电视为9台、等离子电视为6台;达到3级能效水平的液晶电视为60台、等离子电视为13台;不合格的液晶电视为12台、等离子电视为2台。2010年年初,达到1级能效水平的液晶电视为5台、等离子电视为1台;达到2级能效水平的液晶电视为17台、等离子电视为5台;达到3级能效水平的液晶电视为31台、等离子电视为3台;不合格的液晶电视为0台、等离子电视为0台。
虽然所有送测电视在今年年初就全部达标,但是国家广播电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部经理谢于迪表示:“由于我们检测的都是送测的产品,这并不意味着市场上就没有不合格的产品。”
今年11月,新一轮的检测数据证明了谢于迪的观点。在能效标准正式实施前,国家广播电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联合搜狐和苏宁电器对109款液晶电视和6款等离子电视再次进行了摸底测试,结果为:液晶电视的能效指数平均值为1.16(综合两种不同的背光方式),其中不能达到0.6最低能效指数要求的产品数为1台,属于能效指数3级的产品占总产品数量的33.9%,属于能效指数2级的产品占总产品数量的35.8%,有32台达到了能效指数1级的要求;等离子电视有66.7%达到1级,33.3%达到2级。
对此,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助理张新表示:“目前检测数据只能说明一定的趋势,估计市场上还有一定量的不合格产品。”
张新表示:“但是,不合格的产品并不是‘电子垃圾’,而只是在能效方面没有达到更高要求。比如2009年之前已经销售的产品中也有很多没有达到目前标准的,但是消费者也在正常使用。”
不会有大批量产品退市
目前虽然市面上存在不符合能效标准的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并不是要立即退出市场。
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研究所能效标识管理中心主任助理张少君介绍:“2011年3月1日开始出厂或进口的被能效标准所覆盖的平板电视产品必须贴有能效标识。对于2011年3月1日之前出厂或进口的产品可以推迟到2012年3月1日前加施能效标识。因此,要提醒平板电视的生产者或进口商,对于2011年3月1日前的库存产品,必须在2012年3月1日前完成销售,否则,必须返厂检测并补加能效标识。”
按照张少君的话来说,企业从能效标准正式实施之日起,还有15个月的时间来清理原来的库存。海尔集团信息产品本部开发部副总工程师胡宏祥透露:“海尔目前基本上没有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库存。已经做到‘该消化的消化,该技术改进的技术改进’。”
除拥有1年多的清理库存时间之外,海信、长虹、康佳等企业在2007年标准制定时就已经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并且对自己的产品结构进行布局,产品已基本达标。
张新表示:“在2008年检测时,海信就有1台LED液晶电视达到1级能效的水平。谁先完成技术升级,谁调整产品结构速度快,谁就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不过他也向记者坦言,能效标准实施之后,由于市场监管的力量比较薄弱,并不排除部分企业篡改生产日期、“以次充好”的现象出现。对此,企业一方面要遵守规则,另一方面也要履行这方面的责任。
特别要注意的是,目前一款液晶电视所用的液晶屏往往来自不同的供货商,能效水平自然也不同,这就需要企业严格把控质量关。
纳入补贴政策仍需企业配合
提高平板电视能效势必会提高产品成本。按照常理,如果平板电视被纳入节能惠民工程的补贴范围,对于彩电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但是结果却恰恰相反,很多彩电企业对于节能惠民工程并不“感冒”。
据不完全统计,平板电视要改变能效指标可以有以下方法:第一,将CCFL背光源液晶电视更换为LED背光源液晶电视;第二,改变CCFL液晶电视的增亮膜,提高发光效率;第三,等离子电视更换低能耗显示屏,如采用NEO技术的屏;第四,通过调试相关指标达到节能效果。以上几种方法中,只有第四种无需提高较多的产品成本。
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就已经开始向企业征集提高能效所需成本的具体数额,但是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始终没有进展。
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多媒体研发中心总经理邵建成的回答是:“成本增加大约在10%~15%。”目前除海信外,其他企业相关负责人并没有透露这方面信息。
不过,海信的回答其实也没有让标准化研究院满意。标准化研究院的要求是,各企业在上报成本的时候需注意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注意等级的划分,比如企业生产的产品从3级能效上升至2级能效所需的成本是多少,从2级能效上升至1级能效所需的成本是多少;另一方面,需注意生产成本的类别,如更换节能电源所需的成本、更换面板所需的成本、更换芯片所需的成本、研发相关技术的成本等。
企业表现不积极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上报成本会涉及企业机密,其害怕机密泄露;第二,平板电视技术变革迅速,企业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给出准确的答复。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企业表现不积极还因为目前平板电视技术趋于同质化,很多企业在宣传自己技术的时候带有“夸大”的意味,如果上报就意味着很多技术概念被“打回原形”,这对企业自身不利。
对此,张新表示:“希望各企业尽快提交相关材料,标准化研究院会通过签保密协议等诸多方法维护各企业的利益,全力推进平板电视纳入节能惠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