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2010中国健康3D盛典及中国3DTV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立体视像(3D)产业联盟首席专家李玉光表示:“目前厂商(2D转3D)的做法有些急功近利,这非常不利于3D产业的发展,要从观众的角度来考虑完善立体影像,选择3D电视要注重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关注儿童的视力发育问题。”
3D产业联盟研究院的权威数据显示,观众对3D电影《阿凡达》的喜欢程度达到70.8%,而后续上映的绝大多数3D电影的喜欢程度却不足5%。这些2D转3D的电影因为不尊重人眼立体视觉成像原理,被消费者和业内斥为“伪3D”。
然而,一些3D电视厂商在追赶3D的风潮过程中,为了暂时满足对3D内容的需求,纷纷推出2D转3D的电视。很多消费者体验后发现,经过转换的3D电视节目效果画面很模糊,立体感也不强。
在本次论坛上,李玉光列举了一家德国专业杂志的对两台2D转3D的电视测试。结果显示,一台立体纵深感比较弱,3D效果不理想;另外一台在观看1小时后,测试人员身体出现不适,感觉到头晕。
更有专业人士指出,2D转3D尤其对儿童危害最大。3D技术人员介绍说,2D转3D的原理就是将远景向后,中景不变,前景拉近,只是简单地进行图像的迭加,造成3D影像质量不佳。由于儿童的眼睛仍处于发育期,视力还没有定型,加上电(600627,股吧)视节目对儿童吸引力大,观看这种模糊的画面对儿童的视力会造成很大损害。
专家指出,市场上许多3D电视支持2D转3D功能,是为了解决3D片源不足的问题,然而由于技术不成熟,反而给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在此次“健康3D”盛典上,众多专家先后表示,电视厂商应该从爱护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开发和推广真正的3D电视。
为了解决3D片源不足的问题,除了国内10多家电视台在筹备3D频道外,今年11月的广州亚运会也已经宣布准备3D转播,再加上《生化危机4》等越来越多的3D电影上市,3D片源将不再是问题。
在“2010年3D电视产业趋势发展论坛”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的一位专家根据初步研究及测试,宣布一台好的3D电视应具备如下几个基本条件。其一,具有优异的动态表现能力。其二,具有丰富逼真的色彩还原能力。目前主流的LED液晶电视较之此前的CCFTL电视,动态还原能力和色彩还原能力就很强,新世代的LED—FULLLED效果更好。其三,左右眼感受的亮度、色度、清晰度等指标应具有较好的一致度。最后,大屏幕才能带来更好的3D效果,观看舒适度会更好一些。目前,全球最大的3DLED电视达72英寸,效果可谓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