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视2D转3D原理
目前市场上有厂商推出具有2D转3D功能的3D电视,可能还有消费者对2D转3D不很了解,不知道跟2D转3D后的立体效果跟真3D有什么区别。真正的3D影片是根据人眼观察事物的方法,利用两台摄影机同步拍摄而成,两个摄影镜头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分别代表人的左右两眼进行拍摄。在人们观看3D影像时,用相应的技术将两幅画面分别呈献给左右两眼,从而展现出连贯的3D立体画面。
而2D转3D则是通过电视机内置芯片将普通2D画面转为3D图像。要想实现2D转3D,首先片源必须达到高清级别,或者是高清信号,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电视内置的处理引擎,分析2D的场景,把场景中的近点物体进行勾勒和突出,同时将背景环境和物体进行后置,中景不变,然后进行画面的叠加,模拟3D片源再经过3D眼镜在观众眼中呈现出3D效果。
这种将普通2D画面利用电脑软件将图像分出层次并稍微错开,模拟出的3D效果,经过这种2D转3D之后,图像质量会有严重的损失,所以要实现2D转3D一般都要求片源达到高清水平,另外还有色彩饱和度低、缺乏纵深感、立体效果粗糙等缺点。这种以降低影片质量的代价来实现“3D”,并不能让人们体验到真实震撼的立体感,可以说得不偿失。
2D转3D是急功近利的做法
3D电视在今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内外众多平板电视厂商都退出了3D电视产品,然而因为3D片源问题,3D电视在市场上销量并不理想,内容成为3D电视普及的最大瓶颈。所以部分彩电厂商推出了具有2D转3D功能的终端产品,声称景深较大的画面可以媲美真3D效果,推改功能大加推广,“这其实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首席专家李玉光曾这样表示。
日前,2010中国建康3D盛典暨中国3DTV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就是为普及倡导健康的3D消费知识、规范营造健康的3D产业环境、科学推荐健康的3D消费产品,为中国及全球营造出一个健康、可持续的3D消费和产业发展环境,推动3D从业者在尊重人体健康和人性机理的前提下大力研发推广3D消费电子、3D影视内容及3D融合应用等相关3D技术产品服务。
据3D产业联盟研究院的权威数据显示,观众对3D电影《阿凡达》的喜欢程度达到70.8%,而后续上映的绝大多数3D电影的喜欢程度却不足5%。这些2D转3D的电影因为“粗制滥造”,被广大网友称为“伪3D”。这些电影大多都是经过简单的2D转3D处理,3D画面非常模糊,立体感也不强。
在论坛上,李玉光还列举了一家德国专业杂志对两台2D转3D的电视测试。结果显示,一台立体纵深感不较弱,3D效果不理想,另外一台在观看1小时后,测试人员身体出现不适,感觉到头晕。专业人士指出,2D转3D电视仅进过简单的图像分层叠加,对影响质量损失很大,观看这种模糊的画面会对人眼造成伤害,特别是眼睛还处于发育期的儿童。
厂商推出支持2D转3D功能的产品,是为了解决3D片源不足的问题,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为了短期利益匆匆上马,反而给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首先,会让消费者对3D电视产生错误认识。容易给消费者造成“3D电视也不过如此”,甚至是“3D电视还没2D电视效果好”的感觉。其次,可能造成市场混乱,让原本对3D电视就不是非常了解的消费者难以判断。比如,一些导购可能会给您播放真正的片源,却号称是通过2D转3D技术实现的效果,以此来忽悠您。 第三,不利于3D电视生产技术的提升。如今,许多3D电视都在强调其2D转3D功能,带来部分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追捧,会助长部分厂商在3D技术方面不求上进的态度,长期来说,势必对真正的3D电视技术研发造成阻碍。
《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曾怒斥:制片公司不愿意花大钱投资技术,而仅依赖于电脑后期合成的做法,不仅是欺骗观众,也是电影技术的倒退。他直言,“简单转换可能有害无益,最终会令3D电影失去观众。”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也认为,3D意味着产业链上很大的一套系统,需要的投入比较大,而目前3D片源不足,加之还没有出台3D电视标准,因此,出现一些参差不齐的情况也属正常。但“伪3D片”横行,确实可能会对3D电视的推广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