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CD走了,BD之路还有几英里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0-01-05 作者:萧萧

谁为CD掘墓

    家庭影音娱乐产业以其庞大的产值和几乎永无止境的需求,吸引着无数创业者的梦想。从索尼、苹果等硬件巨人到好莱坞为代表的内容制造商在这一产业的博弈从未停止过。作为家庭影院娱乐产业的核心产品,播放器和内容发行市场也在不断经历以技术推动为核心的产业变革。

    2009年,11月,老牌音响设备厂商标致音响Linn Product正式对外确认称明年起会停止出售CD唱片,并将精力转向流媒体销售方面。标致音响是享誉全球30多个国家并且赢得了“全球Hi-Fi领导专家”和“多通道录音专家”等诸多赞誉的一家专业高档“高保真音乐器材”产品供应商。作为高端音乐娱乐阵营厂商向“在线发行的数字音乐娱乐”产品阵营“变节”的代表者,评论纷纷用“CD”的死亡来形容这一刻。

   

    1982年10月1日,SONY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商用化的CD机CDP-101并以16万8000日圆的价格开启了个人数字音乐娱乐时代的大门。1984年11月1日,索尼新一代CD产品,尺寸仅相当于一个边长13.4cm的四方型、约4张CD盒厚度的D-50以五万日元的价格发售,便携数字CD音乐成为一种时尚。同一年,CD播放机被定位在随身听市场后,索尼赐予了这一新产品一个崭新的名字CD Walkman。此后,在性能不断改进,价格持续下降的技术动力的推动下,CD唱片产品成为了高品质音乐娱乐的代名词。

    1999年7月1日SONY发布了新一代顶级机CD机D-E01。飞碟形状的D-E01采用了先进的G防震技术,由于采用了先进的1400毫安条形电池,D-E01的播放时间长达62小时,而且重量仅有220g。不过,这款产品值得纪念的不是其“出色的技术表现”,而是正是D-E01成为了SONY Walkman最后的绝唱。此后,个人音乐娱乐市场进入数字流媒体时代。

    1996年重返公司的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正在致力于重新确立自己的影响力。2001年初,苹果发布了一款改变世界的产品iTunes。苹果对这款产品的描述是“自动点唱机软件”(jukebox software),消费者可以用它来组织并播放数字音乐。10个月后,苹果推出了首款iPod音乐播放器。iPod当年底就取得了12.8万人用户的客观成绩,而到2009年底,这一数字则达到2.5亿。

    伴随苹果iPod成功的则是,2003年iTunes进化成了在线音乐商店,2年后开始提供视频内容支持。到2008年,iTunes超越了沃尔玛,成为全球第一大音乐零售商。全球消费者通过iTunes购买的音乐已经超过80亿首。

    这种俗称为MP3、MP4的个人便携的音乐播放设备在全球市场迅速走红。并在个人便携音乐市场、车载音乐市场、家庭娱乐市场、以至于家庭顶级HiFi市场逐步表现出全面提到传统CD产品的趋势。据统计,1999年,消费者在音乐方面的支出共计为390亿美元,多数都用于购买CD;09年这一支出渴望降到176亿美元,绝大多数用于购买类似于MP3等音乐设备的数字流媒体产品。

    然而,最终将扮演CD的掘墓人角色的并不是MP3,而是音乐手机。07年之后,音乐手机的兴起,MP3产品全球销量开始进入快速下滑通道,08年国内MP3市场整体萎缩超过三成,而早在06年美国手机市场就以基本实现音乐手机的普及。据MultiMedia Intelligence(MMI)调研报告称,2007年全球范围共售出音乐手机5亿部,比同期售出的传统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的数量多出3亿部,而在2009年消费市场对手机音乐功能的要求则上升到接近100%。

   

革命性的优势导致在线数字音乐的胜出

    对于CD产品的最终“死亡”,MP3和音乐手机并不是首批此刻。早在,上世纪就是年代,卡带式的磁带播放器就成为了CD产品的有力竞争者。体积更小、价格更便宜成为了卡带式便携播放器爆发的主要原因。据研究表明,在成本上卡带产品只是CD产品一半甚至更更低,同时体积上,卡带机也只相当于CD产品的一半(CD产品受CD碟片体积的限制,其大小轻薄方面可改进余地有限)。

    有意思的是,到了MP3时代,早期的产品在价格和尺寸上基本也相当于传统卡带机的一半(和CD一样,卡带机的大小受到磁带体积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制改进)。而随着音乐手机的普及,使用音乐手机的成本,包括产品体积的大小已经缩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时代。

    产品体积和价格虽然是新一代便携音乐设备获胜的关键之一,但是却并不是其所有的优势。早在CD产品上市的初期,索尼对CD的定位之一就是操作便捷性:只需要一个按钮就可以选取,多大8级的被允许的目录结构,以及出色的数字高保真音质等优势就成为很多索尼政征服消费市场的主要卖点。

    而在基于网络的数字流媒体音乐时代,消费者对音乐产品的操作“便捷”性在次升级。不仅没有了碟片自身固态产品携带的不变性,基于通用存储系统的半导体存储技术带来的海量内容存储,基于网络销售的单曲销售模式,基于通用数据存储文件目录和通用变成技术的内容管理模式……这些技术上的创造,为数字在线音乐产品的应用带来的变化绝对远远超过了传统CD技术。

    在数字在线音乐横行下,CD产品依然能固守的阵地是什么?许多人会给出答案,那就是“品质”。然而,標緻音响的抉择已经够定了这一观点。理论上,数字在线音乐的音质由原数据文件的压缩品质和回放系统的回放品质共同构成。而对于CD或者MP3在高品质回放设备,播放、功放和音箱等方面并无本质差异。构成人们往往认为CD音质更出色的原因只不过是CD碟片保存的往往是高品质、高保真、和非压缩数字音乐文件。

    这种CD品质的数字音乐文件能不能在“在线”的方式下传输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用户为此支出的可能只是带宽和下载时间的增加。而对于追求高保真效果的少数发烧友用户,整两个方面的成本支出并不“可怕”。而更为重要的是磁带机、MP3和音乐手机的流行,说明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对高保真报以浓厚的兴趣:在音乐欣赏上,消费者的兴趣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只要有足够的崭新的应用体验,哪怕是根本的“音乐效果”也是可以牺牲一些的——典型的案例就是卡带机的流行——在音质上,这种产品绝对是一次倒退。

    未来的音乐属于在线音乐和音乐手机,同时HIFI市场也将出现类似于高档CD机的高档MP3(叫做MP3并不意味之它的音质就只有MP3的水品)播放机,来适应高端客户的市场需求。据调研数据显示,未来几年全球CD产品市场将持续保持14%左右的年萎缩速度,直至六到八年以后全面退出消费市场。

   

BD产品或者将是CD第二

    被在线音乐取代是CD产品的必然命运,这一点已经得到业内的一致共识。然而,在线电影是否将是BD的噩梦,直到目前依然存在怀疑的声音。

    2009年底BD蓝光播放机阵营的领导者,索尼似乎已经觉察了BD身上与CD类似的命运,一款型号为SMP-U10的网络高清播放机悄悄上市,定价仅有70美元左右。虽然,这款产品的性能依然不是很成熟,视频格式仅支持MPEG 1、MPEG-2、MPEG-4 Simple Profile和DivX视频,市场最关注的MKV、TS、DTS等格式无法支持,但是作为蓝光BD阵营的核心专利持有者、产业联盟的实际领袖、市场的最大推动者和最终最大受益者,索尼的举动还是引起了很多行业人士的深思。

    从VCD到DVD,依靠存储容量近乎7倍的提升,彻底改变了人们家庭影音娱乐的“效果”标准。而BD的出现则同样带来了单碟数据容量的大幅提升,5倍左右DVD数据容量几乎可以容纳家庭娱乐所需要的最高清晰度指标的一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产品。以全高清技术标准为特点的蓝光BD时代,似乎已经成为下一代影音娱乐市场的必然王者。

    然而,好莱坞的内容大亨们的看法似乎并不这么直截了当。据统计,目前网络发行的正版高清电影的数量一直保持5%到10%的较BD蓝光发行产品的总量优势。分析认为,具体的发行“介质”的差异,并不会给好莱坞大亨们带来多大的成本,即使向目前这样两条腿走路,也并不比只选择BD或者网络途径来的成本高多少。

    能够支持网络在线电影市场发展的除了正版的力量,还包括大量盗版内容的存在。无论是非法的网络下载,还是私下的盗版硬盘拷贝,二者的盗版成交价格均远低于与一张盗版BD至少20元的基础成本。这种本不应该存在的力量,也成为了网络发行的电影消费格局形成的重要推手。

    针对网络在线的电影发行的播放设备,高清播放机市场更是保持了非常高的市场活跃度。虽然,高清播放机的产品问世时间要晚于BD碟机产品,但是在全球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尤其是在不发达国家市场的受欢迎程度较BD产品则是有过之无不及。以国内市场为例,高清播放机产品的09年市场销量几乎可以达到BD产品的十倍左右,虽然其依托于网络盗版的内容途径广受诟病,但是海信、联想、爱国者等巨头企业还是愿意与广大中小从业厂商一起“浑水共泳”。

    依托于在线发行的网络电影和BD比较,其优势并不逊色于在线音乐对于CD的优势:更低的成本、灵活的操作、更快捷的内容传递、以及版权技术的成熟等够不会是在线电影发行的障碍。即便是唯一看作是在线高清电影下载障碍的贷款和任务时间瓶颈,也将伴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以及先进压缩算法的出现而得到根本缓解。09年,上海联通推出258元30M小区光纤宽带产品,广东电信也宣布将率先在广州、佛山两地推行100Mbps高速数字订户线路2(VDSL2)网络,以及未来4G通信网络的商用,百兆级别的网络带宽,对于高清电影来讲已经可以达到“看完一部、下完一部”的速度。

    另一个方向,彩电厂商也正在成为高清网络电影发行的支持者。三星、LG全球彩电产品普遍内置了DivX视频格式的正版网络购买下载和播放支持。国内彩电企业,海信、TCL、康佳、长虹、创维更是将“网络电视”(含下载、在线直播、在线点播)等功能的产品作为下一代彩电的核心技术来研发。全球IT巨头,戴尔则推出了基于网络电影的HTPC个人娱乐主机产品,英特尔为之一市场专门定制了IP机顶盒解决方案和基于凌动处理器的片上核心系统产品。

    从CD被在线音乐的击败,不难想象BD面对在线电影的竞争可能出现的种种命运:事实上,作为一种存储方式,BD绝不会消失,甚至很有希望发扬光大;然而作为一种电影发行和家庭影音娱乐的手段,BD实在很难超越网络、“半导体”产品带来的优势——这就是目前好莱坞和索尼一起在BD和在线电影间摇摆的事实。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