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触控面板市场竞争 Windows7只是起跑点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09-09-23 作者:pjtime资讯组

杀手级应用仰赖真实多点触控

    对于台湾触控面板产业,投入的业者很多,每家都想要做,但是实际上触控面板产业没有那么简单,往往都是一个产品准备要推出了,考验才刚刚开始。

    像是 Windows 7 即将推出,每家都想推支持 Windows 7 的触控面板,也想办法要通过 Windows 7 认证,但是 Windows 7 只是一个起跑点,并不是终点,并不是产品通过微软 (Microsoft) 认证就好了,就像是很多人想用许多替代方案取得认证,如是改良电阻式技术,推出可以支持多点触控的产品,或是改推光学式技术,但是触控操作好不好用,消费者的体验是最直接的。

    触控面板能不能达到 True Touch 很重要,根据我们跟许多大客户谈的结果,尽管很多触控技术都提到可以支持多点触控 (Multi Touch) ,但如果不能做到真实两点或是多点,最终还是无法达到像是 iPhone 这样直觉式、流畅的操作。

    光学式触控是透过照相或是投影的方式推算手指接触面板的位置,技术非常不容易,也可能会有操作起来不流畅的问题,例如手指还没有碰到屏幕就 on ,手指拉起就 off ,透过照相方式推算,毕竟与手指直接接触的操作方式不一样,很容易会有判读错误的问题。

    虽然很多人会认为,只要消费者习惯之后,很容易就可以接受这样的操作方式,但是我觉得不能有教育消费者的想法,操作接口好不好用,人性化、直觉式的体验是最直接的,而且要能够流畅。

    尤其是 Windows 7 推出之后,未来软件厂商开始着手开发触控面板用的游戏及软件,触控面板能不能支持真实多点,操作够不够直觉式、流畅,将是软件能不能成功推出杀手级应用、并吸引消费者接受 Windows 7 的最大关键。

    例如 iPhone 大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 iPhone 可以支持各种游戏软件尝试各种可能的操作方式,像是弹钢琴等,因为 iPhone 是真正可以达到真实多点触控,因此软件厂商可以在它完整的支持下,写出新奇有趣的游戏。

    而目前触控面板技术中,也只有投射式电容技术可以达到真实的多点触控,不仅两指,甚至可支持到 10 指。 10 指同时触控,也许在目前手机面板上用不到,但是随着 Windows 7 操作系统提供可以支持的平台之后,未来在中大尺寸的应用会愈来愈多,例如游戏、甚至教育用途。

    在支持多点触控的投射式电容技术方面,现阶段最大的尺寸已经有 21.5 寸,未来大尺寸的发展,即使到 30 寸也是可以达到的。

    至于电阻式,虽然跟电容式一样是透过接触定位感应,但是电阻式除了需要戮力 ( 用手指产生的压力 ) 之外,另一个缺点是会有位移的问题,同样地也会造成操作不流畅的问题,为了达到可支持各种手势辨识的多点触控功能,电阻式仍需要进行改良,而且其本质还是电阻,在使用的流畅度、触控施力的感受上,还是有相当的落差。

    就以价格来说,经过改良的数位电阻,与投射式电容的价格其实相差不大,价格上的竞争力也大幅缩小。尤其是电阻式是采用两层 ITO 薄膜 (F/F) 的结构, ITO Film 供应多掌握在日商手中,在材料受制于人的情况下,也很难占到便宜。

    投射式电容目前市面上的报价 10 寸约 30 美元,数字电阻则在 20 美元左右,两者的价差并不像外界以为是倍数的差距,另外投射式电容昂贵的主因在于 IC ,占成本高达 3 分之 1 ,随着 IC 供货商愈来愈多、愈来愈好,相信 IC 的价格很快也会下降,届时价格就会直接威胁到电阻式。

Windows7只是起跑点

Windows 7 只是起跑点

    Windows 7 即将推出,对软硬件供货商来说,这只是一个起点,微软提供的是标准化的平台,让未来众多的软件、硬件厂商可以根据这个平台开发更多软硬件应用。

    以目前的硬件资源,软件厂商可以使用的 Windows 7 真正的功能不过 50~60% ,未来还有更大的应用开发空间。而随着更多游戏、应用程序开始导入之后,现在的硬件能不能支持?触控能不能达到滑顺、甚至 10 指并用?

    所以我们认为 Windows 7 推出只是一个起点,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触控面板很多家都在做,都有自己的新产品,但是真正的平台、标准就在那里 ( 指 windows 7) ,要做到触控很简单,但是技术要到精准、确实,很多厂商都还有进步的空间。

    以苹果 (Apple) 为例,苹果是一家对软件最清楚的硬件厂商,为何会选择投射式电容?我相信投射式电容一定会成为苹果未来的主要技术,苹果也一定会继续开发下去,为何苹果对投射式电容独具慧眼?这就是未来的触控面板非投射式电容不可的理由。

    而两年后,我们可以看看现在的数字电阻等技术,还会有多少可以留下来?

    尽管现在数字电阻还有一些机会,但是它的优势很快就会消失,包括价格在内。

    以长远的发展来说,采用玻璃的投射式电容技术一定可以达到与电阻一样便宜。投射式电容采用与 TFT 类似的制程,现阶段价格昂贵,主要是因为 IC 较贵,设备刚投资,且目前使用的母玻璃尺寸较小,所以相对地成本高。

    未来随着 IC 价格下降, 4.5 代线制程开始投入生产触控面板之后,成本一定会有更好的下降空间。
我们投资一项技术,着眼的是中长期的发展,我们也相信投射式电容会是未来 3~10 年内将成为主流的技术。

技术改朝换代 转眼就会发生

    在面板这个产业,我们也见证过很多次世代交替,一个技术的改朝换代或是消失,可能在 6~10 年间就会发生,像是 PDP ,因此很多厂商想转型,一定要找到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

    然而触控面板这个产业,往往是 Touch Sensor 的解决方案准备好了之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例如送样给客户评估,任何客户端反应回来的问题,都要花上 1~2 个月时间修改,因此耗费的时间、人力以及成本难以估算。

    很多人想要进来做触控,一投进来不多久就撤退,原因就是除了触控之外,没有其它可以支撑营运的产品,而要在触控产业站稳脚跟,又至少要将近两年时间。

    对从彩色滤光片 (CF) 转型触控面板的达虹来说,维持 CF 业务也是支撑达虹发展触控面板的主要力量。

    最后则是客户组合以及经验,能不能支持在触控面板市场长远的发展。

    对一线品牌的客户来说,其供货商往往必须要提供 1~2 年的产品开发蓝图 (Roadmap) ,以及超过 3 年以上更大尺寸应用的开发计划,才能确保具备成为供货商的潜力以及未来合作的稳定。

    基本上光是要准备好一个产品线,至少要提前两年,光是开产品,就要花 1 年的时间。例如苹果准备了好几年才推出 iPhone ,又与供货商合作超过 1 年才开出产品,在布局期间多少厂商必须咬牙苦撑,若无其它产品支持营运,很容易就半途而废。

    而接下来进入中大尺寸面板应用,又即将面对更大基板尺寸的产能投资,未来触控面板产能供应势必将移往 4.5 代、 5 代,甚至可能也会有 6 代线,越来愈大的投资,不仅新进入者的门坎越来越高,其它在后面追赶的厂商,也因为上一波不景气而缩手投资,在新产能、新技术方面,也将拉开距离。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