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时间,国内彩电产业就走完了从“面板荒到面板过剩的全过程”!
8月31日,对于国内彩电企业可谓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
这一天,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暨京东方第八代TFT-LCD生产线奠基仪式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等出席奠基仪式。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的建设,将吸引相关企业投资超过500亿元,每年可形成近1000亿元的产值,提供超过2万个就业机会,年上缴税金超过40亿元。
同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中电集团(CEC)与日本夏普株式会社签署协议,将成立合资公司启动第八代液晶面板项目、引入第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及技术、并建立液晶显示研发中心,三项协议总计投资650亿元。南京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希望通过上述项目打造世界一流的南京液晶谷,并在5年左右建成两条以上高世代液晶项目、以及3个配套产业园区。
与北京、南京有着同样“大屏幕液晶冲动”的地区不在少数。近期,韩国液晶显示器生产企业LGDisplay宣布,将投资30亿美元在中国广州投建八代线工厂。随后又有消息透露,三星电子计划斥资32亿美元在华建设八代线,但目前正在对苏州和深圳两城市进行选址评估。龙腾光电昆山的7.5代线(准八代线)、京东方合肥6代线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虽然上海上广电正面临重组的巨大变数,但是在上海已经形成的较完整平板显示配套产业链的基础上,投影时代网分析认为上海市的“八代线”冲动也不会就此罢休。
据年初国务院通过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将彩电转型和新型显示器核心关键器件产业建设列为今后三年信息电子产业重点支持项目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国内大尺寸液晶面板项目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更是一口气增加到了最多可能达五条八代线的计划。按计划产能计算,2011年底到2012年底这些生产线产能逐步开出后,国内大陆面板产能将和日韩台形成四足鼎力的局面。加上长虹投资的等离子屏项目,到那时国内彩电终端企业不仅不再需要面对面板荒,甚至可能在面板产能过剩中捞到“更大的油水”。
国产面板将解决我国彩电企业上下游配套和上游资源受制于人的问题。彩电市场进入平板时代以来,上游资源受制于人已经成为国内彩电企业的心病。08年国内彩电市场平板电视销售额超过传统CRT电视,09年则可望在销售数量上超越CRT电视。平板产品占据彩电市场主导市场的地位基本奠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彩电产业面临着多年积累的软硬资产贬值、流失的风险。06年底到07年初,以及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国际彩电企业纷纷采用“上游资源”杠杆调控国内彩电市场,使得国内彩电企业或者濒于亏损,或者高产不高出。而平板显示的面板产业是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的行业,以国内彩电企业自身的积累根本无力解决上游产业配套的问题。面对这样的产业困境,08年底中央及时做出决策,开始全面推进“彩电转型”工作。
热衷面板工程的不仅是中央决策机构,更包括众多的“GDP”追随者。高技术、高投资、高回报的三大优势足以使得各地政府面对“高风险”也敢铤而走险。据统计,国内在建或者规划中的液晶面板项目当地政府出资均不少于三分一,甚至高达一半左右。同时,液晶面板项目落地还能得到当地政府众多的优惠政策的支持。
面板挑起中国彩电青天
“一条八代线就是一千亿产值”,有关人士一语道破各地努力争夺液晶面板项目的原因,“即便是北京这样的超级大都市千亿产值的项目也就那几个”。液晶面板项目为当地贡献的不仅仅是产值、就业和税收。作为一个产业链密集性行业,液晶面板项目的落成往往带动上下游众多产业的发展:仓储、物流、模组项目、整机项目、玻璃基板项目、滤光片项目等众多配套项目都可能纷至沓来。初期之外,具有技术密集型特色的液晶面板产品还可能带动当地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和发展。“好处太多,因此再大的风险也值得尝试”,有关专家这么认为。
进入09年热衷国内面板项目的还包括一些跨国巨头公司:液晶之王三星、液晶之父夏普、硬屏液晶之父LG三大巨头纷纷看好国内面板市场。4.5亿台待更换CRT电视,超过3亿台的大尺寸彩电市场,这样的国内市场规模是令外资巨头心动的原因之一。国内逐渐成熟的液晶产业链,尤其是逐步成熟的大尺寸生产线技术和国家的产业支持,给外资面板巨头造成的压迫感也是其选择现一阶段进入国内市场的重要原因。
作为大众型产品,液晶面板的未来肯定是“廉价”商品。国内制造业在廉价制造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加之国内的京东方已经突破了原来被日韩台企业封锁的面板制造的许多关键技术,在日韩企业已经不能长久保持其面板资源垄断状态的基础上,参与国内面板线建设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国内高世代液晶面板线建设同时凝结了外商、内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强力参与和支持,这种合力被认为是国内高世代面板工程集中爆发的核心原因。而这个爆发的核心的“核心”则是京东方的合肥六代线。
六代线被认为是高世代大尺寸液晶面板项目的“起点”。换句话说,业界纷纷认为六代线是一个分界点,掌握了这个线的技术以上的线的实施只存在“时间问题”。从国外高世代液晶面板线的建设进程也能侧面印证这种高世代线见不存在“难以跨越”的障碍的结论。京东方自主建设的六代线的开工,以及其自主建设八代线项目的愿景的提出,意味着国内企业突破了日韩台对高世代液晶面板线的技术垄断。这是中央支持彩电产业转型的“技术积淀基础”,也是导致国内面板市场从以往的日韩台的下游消耗市场、上游纯竞争市场转变为,下游消耗合作和上游竞争合作市场。也就是从下游的完全的对日韩台的依赖、上游的完全竞争,转变为具有同一水平合作基础的市场。正是看到了这种转变,三星、夏普、LG才纷纷抛出国内合作的橄榄枝。甚至,我国台湾地区的企业也有放出酝酿“大陆建厂”的信息。
面对纷至沓来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线,国内彩电产业必然是一片欣喜的局面。然而,据投影时代网编辑看来现在高兴还“为时过早”。不仅是因为这些高世代线尚未“开花结果”,更要看到在这些高世代线建设的背后,我国液晶产业依然表现出的技术和资源上的匮乏。
首先是面板线的配套问题。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这些产品如果不能很好的结合当地配套,至少是国内配套的问题,自主建设液晶面板项目的“竞争优势将大打折扣”。第二是大量项目的同时上马、先后投产势必将液晶面板产业引入“产能过剩时代”,激烈的价格竞争将对这些生产线未来的生存提出重大考验。本质上,日韩企业进入国内推销他们的面板线就拥有“挤压”京东方这样具有一定自主知识技术实力的项目生存空间的意图。各地在面板线上马的同时,必须做好打持久的市场竞争仗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