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楼宇电视:无内容生存能走多远

来源: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更新日期:2009-09-15 作者:佚名
    楼宇电视主要是在商务楼宇电梯间放置液晶电视来播放广告。2000年,楼宇液晶广告作为一个全新的媒体,绝大多数的受众对它感到好奇,在当年楼宇液晶电视的首创者分众传媒的宣传材料中,称受众会主动观看分众的液晶广告的比例高达90%,而仅仅两年以后,2005年CT调研公司的《楼宇液晶电视广告效果评估》中数字降到了64%,到2006年分众副总裁接受采访时,这个数字变成了44%。在争夺注意力的今天,楼宇电视作为单纯广告发布的载体在新旧媒体的竞争中究竟能走多远?

  楼宇电视=资本+受众+广告主

  这种新媒体形式依托于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包括电视机制造的技术和播放技术:更加清晰、厚度更薄的液晶电视机符合悬挂在电梯口或电梯内墙面上的要求;在播放技术方面,楼宇液晶电视采用的是无线同步追踪技术,确保各台液晶电视互相之间的同步运行。

  从受众角度上讲,这种新型媒体形态解决了高级商务楼内的人群的“无聊”,不仅可用以打发时间,有时还可以舒缓狭小空间中的压抑情绪,并且这个受众是主动寻求广告,传播效果较好。而楼宇液晶电视媒体正是目标营销的一种模式,这种营销模式相对以往大众营销而言,更直接、有效地针对目标群体进行各种营销投入,提高广告主对广告的投资回报率。

  当然,资本也是至关重要的。楼宇液晶电视在起步初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注意,而国际大型投资公司对分众传媒的投资使得分众能够在楼宇液晶电视市场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并且开始了其业务的纵向组合,打造“生活圈媒体”。

  尽管楼宇视频媒体咄咄逼人,但这种媒体仍然不是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权威和大众的媒体力量更为强大。研究者以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力为准,对不同媒体进行评分,结果依次为:电视(3.71)、网络(3.54)、报纸杂志(3.10)、楼宇视频(2.66)。楼宇视频媒体得分远低于电视,也不及报纸杂志和网络。但同时楼宇电视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硬伤,首先是技术方面的,也就是广告传播的效果;其次是市场容量,也就是未来的发展空间。

  楼宇电视的瓶颈

  1.价值链及内容的缺失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比,从基础设施到内容生产、内容运营、媒体运营,整个价值链是非常健全的;而对于新媒体来说,其价值链的构建还是有缺失的。无论是电视、报纸还是互联网,受众首先看的是内容,被内容所吸引,然后才接受广告。内容是广告主、受众之间的重要桥梁,但是,楼宇电视不具备这个功能。有没有节目,不是实力问题,重要的是节目制作与播出的资质问题,只有国家广电系统单位才能制作电视节目。虽然分众传媒凭借其液晶电视联播网被列为一些城市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或城市对外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应用项目,但在制作内容方面也是望尘莫及的。作为媒体,缺少了内容的支持,严格意义上来说,楼宇电视仅仅是一种“广告播放”,这与真正的媒体是不相同的,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注意力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但是消费者的注意力需要用内容来换。

  2.难以做到真正的“分众”

  广告播放的细分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做到地域细分,同时要做到内容细分,但是,楼宇广告目前很难做到,在电梯间,人的停留时间都比较短,而且相对比较焦虑,很难认真看广告,同时各种广告混合,传播效果必然受到影响。比起一些专业的杂志和报纸,很难说楼宇广告更好地做到了分众。

  3.发展空间的瓶颈

  发展空间的瓶颈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业门槛过低,楼宇广告在本质上属于资源密集型的商业模式,没有技术壁垒。具有各种资金背景的公司都有可能进军这一领域;其次,楼宇广告的特点是市场有限,广告资源不可再生,目前黄金位置基本被圈完了。分众、聚众合并之后,广告客户相对集中会导致其接受程度随之下降,随着广告客户的增多,黄金时段必定会被摊薄,其效果越来越难以获得广告主的满意。最后的结果是,他们会转向其他广告形式。楼宇电视从业者也开始借助技术引发的新媒体演化和传统媒体改制的产业机会,介入手机、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等分众领域。

  楼宇广告构建了一个封闭的空间,使受众与之强制性相处,短期内会由于受众追求新奇而吸引大量的注意力,但长此以往,循环而且重复地播放广告,当没有更值得让人们关注的理由时,人们就会忽视这一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媒体。同时,楼宇电视的强制收看性会使一部分受众产生反感,而一部分制作粗劣的广告的循环重复发布更是对受众构成了噪音骚扰,影响楼宇电视的公共形象。从广告主的角度看,如果媒体投放的目的是深层渗透,促进购买,方法可能有很多;如果目的是全面提升知名度和好感度,其他大众传媒则不可忽视。而楼宇电视的属性使楼宇视频广告只能成为媒介组合中的一种辅助方式,从这一方面来说,楼宇电视具有可替代性。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系)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