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前北京电通副总经理刘哲那里了解到,分众的模式当时其实比较讨巧的是,安装在写字楼的电梯口,很多企业的老板都会看到,因此分众传媒的业务员再去说服老板投放视频楼宇广告就很容易了,因为老板都“身有体会”。但是对于分众传媒的传播价值,至今还是没有权威的监测机构可以提供有效的数据,据说,分众传媒也从来不向广告客户提供收视的监测报告。
同时,分众媒体的千人成本也比地方电视要高,所以广告定价已经接近极限,很难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这也许才是分众传媒又不断收购新媒体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而且分众传媒的内容只有广告没有内容和信息,内容和受众的匹配度越来越差。广告的接受度我感觉会越来越低,这也是我对分众模式质疑的地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喻国明表示了担忧。
事实上,媒体的商业价值取决于媒体的受众状况和受众与媒体的接触形式,凡是与媒体接触时长与频次不够的媒体,无论是否具有分众的概念,其商业价值都值得质疑,例如医院视频广告,受众规模和质量有限,接触频次极低,其商业价值已经被否定,像健康传媒、易取传媒、分时传媒目前已经疲态尽显。当市场的大潮退去以后,裸泳者必然会显露出来。
不同于分众传媒,同样有着境外上市背景的华视传媒,凭着四年来的积累,已占据了中国27个主流城市近4亿公交受众的关注,平均接触时长也达到半小时以上,加之与各地广电合作并采用实时直播的模式,亦令其在节目内容方面得到绝对优势的保障。截至2008年12月31日,分众传媒商务楼宇联播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安装的LCD液晶屏和数字框架总数为128,033块,如果这13万块屏能够支撑起分众近十亿美元的营收,拥有超过14万块公交屏的华视传媒是否可以从某一个侧面解开经济寒冬里其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