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东芝电视部分地区缺货:为保利润牺牲市场

价格战逼走东芝?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更新日期:2009-08-06 作者:倪洪章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价格战逼走东芝?

  曾经辉煌的东芝电视,为什么连货源都无法保障?这要从其生产源头说起。

  1996年,东芝与大连大显集团合资设立大连东芝电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东芝)。成立的前3年,大连东芝累计产量突破150万台;2003年,在第500万台电视下线后,大连东芝立下未来两年产量达到1000万台的目标。尽管产量增长迅速,但早在2001年,东芝在日本的电视生产线就已完全迁至大连。据知情人士透露,大连东芝不但要保障中国市场的生产任务,还要承担供应日本和欧美市场的生产任务。

  问题就出在这里。

  导火线是东芝去年全球性的大幅亏损。东芝财报显示,截至2009年3月份的2008财年,东芝出现了自2001年以来的第一次亏损,亏损额高达35亿美元。在财报中,电视业务的亏损被重点提及。这份财报还提到东芝调整后的战略举措,即降低成本和费用,牺牲市场也要保证利润。

  位于北京东四环的盛琪伦商贸公司是东芝电视的老代理商,公司负责人刘先生告诉记者说,东芝在中国市场贯彻的策略是全力保证利润,哪怕是丢掉市场。这与东芝集团总部的战略定位一脉相承。

  “这样做的原因是东芝电视没有价格竞争优势。”刘先生向记者举例说,“32寸的平板电视,如果市价是3999元,那么东芝的成本可能在3000元,而夏普有可能做到2900元,甚至2700元,国产品牌可能会更低。这给东芝制造了不小的难题。”

  但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东芝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李影认为是因为“东芝的综合实力还不够”。他表示,“现在市场上夏普、三星、LG、索尼、松下等国外品牌都拥有独资或者合资的面板生产厂,但东芝的液晶面板几乎靠采购,而面板的成本占电视机整机成本的60%以上,这直接导致东芝成本增加。东芝虽然有一些附属的芯片技术,但这些并起不主导作用。”

  刘先生的观点是,与其他厂商相比,东芝只是一个制造型的厂商,是在组装,而夏普等是生产型的厂商。

 标签: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