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刚刚过去一个星期,我国著名的家电企业——厦华就有两个重要的消息传出,引起了业界很大的反响。一是今年1—5月份,厦华出口量同比增长65%、出口额同比增长25%;二是厦华因“新年度供销合同”未能与苏宁达成一致意见,宣布退出苏宁卖场。
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厦华何以能在海外市场独领风骚?放弃了与苏宁这样的家电连锁巨鳄的合作,厦华在国内市场上将何去何从?押宝海外市场厦华又能有几成胜算?这一个个问号都是业界所关注的。对于这些举动,业界认为,这一切都是厦华在为恢复上市而做的。
海外市场一枝独秀,国内市场全面收缩
厦华由于连续3年亏损自今年5月27日暂停上市如果今年不能实现业绩盈利厦华将从主板摘牌。在这种情况下,“押宝”海外市场就成了厦华的一个重要手段。
厦华2009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实现盈利约10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17%,迎来了2009年度季报“开门红”。其一季度盈利主要靠出口的增长。而最新数据表明,今年1—5月,厦华出口销量同比增长65%,出口额同比增长25%。厦华电子总经理吕镜松表示,目前,厦华的订单计划已经排至8月,生产线基本上是24小时流水作业。
据了解,目前厦华出口的主要区域集中在北美和中东市场。据厦华品牌推广部经理苏再泉介绍,今年前5月份的出口总量中,北美市场占据主要地位,并且出口集中在数字电视领域。而据相关人士介绍,厦华订单的盈利与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保)的介入有很大关系,苏再泉表示,与中信保的合作使得厦华的账期缩短了很多,公司资金流动性加强。厦华扩大出口业务,与中信保的合作也是重要原因。
在国内市场方面,厦华却放弃了国内重要的连锁渠道——苏宁卖场,全面收缩。苏再泉表示,退出苏宁,是厦华在内销市场的主动缩水,“我们今年对内销市场并不看中,外销才是根本。”
舍国内,攻海外是“因地制宜”
厦华为什么舍国内而专攻海外市场?这实际上与厦华目前自身的情况有很大关系。奥维营销咨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文建平就表示,厦华在2005年、2006年上半年曾位居国内平板电视销量的前两位,但是它依靠低价及连锁大卖场的策略,在随后两年外资平板猛烈进攻的形势下遭到挫折。
作为国内一线彩电品牌,厦华曾经在国内市场上很受追捧。根据中怡康的统计数据,2006年1月时,厦华在国内液晶电视市场的销量占有率为10.09%,排名第二。不过,被台湾“中华映管”收购后的厦华的上游液晶面板优势并未体现出来,近年来厦华在彩电行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一直在下降。今年2月时已经跌到1.2%,排名仅为第13位。
由于太多依赖卖场渠道,厦华电子在最近3年都出现了亏损,其上市股票上个月也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暂停上市交易,如果今年再亏损,厦华就将面临退市的风险。在此之前,厦华董事长王炎元就曾指出,厦华的亏损很大部分是因为对连锁卖场的过度依赖,“连锁卖场卖得越多,我们亏得也就越多”。
另一方面,在中华映管接管之后,厦华严控成本,并调整国内营销策略,其在费用较高的连锁大卖场难以为继。而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以及丰富海外资源的中华映管整合厦华后,厦华的海外扩张能力有了很大的加强,这是厦华向出口转型的基础。
尽快恢复上市是重中之重
连续3年亏损的厦华已于上月开始暂停上市,根据交易所有关规则,暂停上市期间最近一期的年报将是决定厦华命运的关键:如果盈利可以申请恢复上市;如果继续亏损,公司将面临终止上市。尽快实现财务年度的盈利是申请恢复上市的必要条件,厦华已别无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厦华舍国内,攻海外是有其道理的。在海外有市场,且盈利相对稳定、可观的情况下,厦华全力发力海外市场,以谋求最大的利益;而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在自身各个方面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厦华暂时性选择收缩市场,减少避免不必要的内耗是明智的选择。这些举措的最终目的就是尽快实现财务年度的盈利,尽快实现恢复上市。
但海外业务是否有可持续性仍为业内所担忧。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近两年,海外业务在厦华资产中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也是厦华整体亏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