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数码董事长郭为“IT服务中国”的梦想仍然要通过改变来实现。日前,神州数码内部组织架构调整的传言进一步得到证实。据悉,神州数码按照行业客户、企业客户、中小企业及个人消费用户将旗下业务由四大虚拟子公司拆分为六大战略本部。
分拆海量分销
此次分拆最大的变化在于,神州数码赖以起家的海量分销被分拆为三个新的战略本部。神州数码高级副总裁、神州数码科技发展公司总裁毛向前将继续担任神州数码高级副总裁,负责神州数码集团层面的战略规划、新业务发展及区域业务拓展工作。
消费战略本部将由一直负责消费产品分销的神州数码科技发展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华茂负责。该部门主要针对个人消费者。
商用战略本部将由此前负责商用产品分销的神州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商用系统本部总经理王培暖操盘。该部分业务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客户。
供应链服务战略本部由原神州数码企划办副主任帅勇负责。该部门主要为客户提供物流以及附加值服务。
企业客户部门小幅变化
原网络公司将并入系统科技本部,形成新的系统科技战略本部。神州数码控股公司副总裁、神州数码系统科技公司总裁闫国荣,将负责系统科技战略本部,主要为大中型客户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
原本针对IT服务的ITS公司将分拆为软件服务战略本部和集成服务战略本部。神州数码高级副总裁、神州数码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CEO董其奇将负责软件服务战略本部。该部门客户偏重于银行等大型行业客户的IT服务。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周一兵将负责集成服务战略本部,该部门主要面向行业客户。
郭为对此次分拆定下的基调是:此次调整将全面加速“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的战略转型。
在2006年,神州数码内部管理架构曾因调整为四大虚拟子公司而引起业内关注。
记者点评
过去几年,IT分销行业集体失语,很不正常。自中国加入WTO之后,IT分销行业一直处于价值重塑的摸索阶段,原有的进出口价值消失,分销利润被迅速压缩。同时,自1998年10月戴尔在中国宣布由分销改为直销后,戴尔“直接销售”模式一度如日中天,很多人认为电子商务足以取代传统渠道。
在发现直销并不能简单复制后,业界又转而高喊“渠道扁平化”口号,实行渠道环节的极度压缩,传统分销渠道被上游品牌厂商认为只是在简单的“搬箱子”,而成为被迅速抛弃的一环,全国性分销商利润率由过去的超过或接近10%,迅速被缩减为3%-5%,极端时甚至出现1%的情况。国内IT分销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无力反击,集体失语,议价能力迅速减弱,运营成本不堪重负,被迫开始全面转型。
这当中,尤以神州数码转变为巨,走上了整体转型之路,整个公司开始向软件和服务进行战略方向的转移,其理由也很充分,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是软件和服务,神州数码要成为国内最大的IT应用软件和应用服务提供商,这是神州数码高管认定的转型方向。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虽然经营IT分销多年,由于受投资回报率低、市场诚信风险无法根治以及分销行业外部环境的日趋恶劣,IT分销一直无法使神州数码在资本市场获得足够的认同,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州数码高管层对此已失去耐心。
过百亿的IT分销业务在神州数码集团转型的大背景下,成为鸡肋业务。从2004年到2008年,长达5年时间,神州数码在IT分销领域处于“失语”状态,因为任何阐述IT分销价值的言论都被认为与集团方向不符。
神州数码沉默,其他分销商也无法填补分销话语权的空白,英迈中国、佳杰科技各自处在动荡之中,无力扛起大旗,联强国际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最晚(2007年正式进入),忙于处理与镭射的并购,也无暇顾及影响舆论导向。其他国内分销商则或缺乏理论总结能力,或自顾不暇,或实力不足,也无力争夺市场话语权。IT分销行业整体步入低潮。
2007年,业界已传出神州数码计划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业界简称“通本”,指神州数码过百亿的海量分销业务)整体出售,买家是英迈国际,据传因价格没有谈拢,最终未能实现。
由此已可猜测,神州数码决策层或是无心在IT海量分销领域恋战。因此2009年神州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拆分也就不足为奇,未来不排除神州数码将分拆后的业务分别出售的可能性。此次神州数码架构调整,可以看出调整最大的正是不确定性最强的海量分销业务。
但笔者认为,IT分销价值过去几年一直被低估,大规模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市场风险的管理对能力要求很高,绝非只值可怜的3%~5%的利润点,而品牌厂商对三级以下市场的开拓,尤其需要IT分销商冲在前面,这是最优的渠道战略选择。
随着戴尔“直销神话”的破灭,渠道扁平化渐入死胡同,IT分销的春天已经显得不再那么遥远。考虑到目前英迈与联强分销业务的发展态势,分销商群雄逐鹿的局面仿佛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