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业绩的下滑以及经济的不断恶化,上周日立宣布将910家子公司缩减到700多家,并计划裁员约7000人,其中包括自动化系统部门削减4000名员工,另外在电视业务部门裁员3000人,日立方面表示,此举将为公司在下一个财年节省大约2000亿日元的运营费用。
标准普尔分析师指出,日立业务广泛,与产品线单一的竞争对手相比,其在应对经济下滑中,应表现得更具有弹性。然而由于日立在汽车、半导体、工业器件和平板电视等几乎所有业务运营都面临困境,环境相当恶劣,这使得日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元气。
来自松下的最新资料则显示,松下将于今年3月底前松下在国内关闭13间工厂,同时在国外关闭14间工厂,约占其总工厂数量的10%。不仅如此,由于主力产品的平板电视近期销售状况低迷,松下还计划压缩设备投资,把日本西部兵库县尼崎和姬路两市在建平板电视工厂的投产时间推迟半年,并在全球范围裁员1.5万人。
此外,索尼公司也计划整合液晶电视和半导体等生产部门,并关闭一成左右的厂房,同时在电子事业部门裁员1.6万多人;夏普方面表示,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导致销售低迷,计划在国内工厂裁减1500名非正式员工;东芝公司也计划在国内裁减4500名非正式员工;NEC则计划在国内外裁员2万人,并关闭国内3家工厂。
本报综合上述厂商公开数据统计,受业绩下滑影响,日立、松下、索尼等日本9大电器厂商裁员人数将突破6.5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伴随着危机的进一步蔓延,松下、日立、索尼等各大电器厂商也纷纷调低预期欲减产“瘦身”以度寒冬,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对于日本电器厂商来说,减少生产平板电视、半导体以及液晶显示器等价格下降明显的产品,或将是日本电器行业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首选策略。
不过业界分析师普遍认为,业务环境迅速恶化,将使得上述日企暂时看不出能迅速扭亏为盈的迹象。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副教授陈艳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瘦身”节流未尝不是日本电器厂商“御寒”的改善举措,然而,仅靠这些举措仍远远不够,日本电器厂商想要扭转这种局面,更多的只能寄希望于全球经济环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