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环境的恶化引燃了索尼、松下等公司身上隐藏的导火索。它们如何度过这艰难的一年?
文|CBN记者 王林 赵慧 刘长江 石磊
工作餐时间,在上海延安东路海洋大厦第27至29层的办公区内,没有灯光。/td>这里是夏普中国区总部所在地,员工们都已被特地提醒“离开茶水间和会议室随手关灯”。
一向节俭的日企正在变得更节俭。佳能公司已经把所有会议室里的鲜花换成了塑料花;夏普最近则在中国的63个办事处普及了视频会议系统,以求减少出差开支。而来自另一些日资公司的消息是,如果必须出差的话,则原来2至3人的任务尽量由1人完成,且出差待遇也有了明显的下调。“日企公关的开支也更加精打细算,它们宴请客户的开支也大幅缩减。”日本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称。
这些节省计划加剧了员工们的不安,他们甚至开始猜测自己公司的状况到底有多糟糕。
情况的确很糟糕。2月初,索尼、松下等九大电器公司发布的财务预报令人大跌眼镜,人们没有料想到不景气的经济环境对日本公司形成了如此致命性的打击—九大公司的整体销售额预计将下降12%,其中7家公司预计本财年将出现巨额亏损,亏损额总计将达到1.91万亿日元。这像是回到了互联网泡沫崩溃的年代,甚至把一些公司送回到了几十年前。
就在一年以前还在庆祝迎来了公司历史上最具光芒时刻的索尼公司—其在2007财年的纯利润是3694亿日元,创下该公司经营的最好成绩—在一年以后,索尼公布的财报预警却是将在2008财年亏损1500亿日元。
而来自日本共同社的报道称,松下公司在继裁员1.5万人、关闭27家工厂之后,目前又在内部发起了一项BUY PANASONIC(买松下)的活动,要求集团内约1万名科长级以上管理层员工在今年7月前购买价值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7528元)以上的公司产品。该公司曾在2002年的低迷期采取过类似做法。
巨大的反差也发生在夏普公司上,其预计将迎来50年以来的首次年度营运亏损—300亿日元,与此前预期的营业利润1300亿日元相距甚远;而日立公司也预警称,4月1日公布的最终年报将很有可能“收获”7000亿日元的亏损很多时候,人们总是讨厌自己的生活常态被无情地打破,虽然此前它们也可能抱怨这种常态本身。这点在像陈葵这样的日企员工身上表露无遗,他们曾经不住抱怨加班与总难批下来的年假,但是当“准时下班”与“年假”如期而至时,他们却高兴不起来了。
陈葵在日本信息技术公司NEC位于东京都港区的总部上班。大学毕业后,他非常幸运地进入了这家日本著名的IT企业,并且得到了去日本东京本部的工作机会。他任职于NEC的通讯设备部门,每月的平均加班时间是40个小时,而他在系统维护部门上班的同学每月的加班时间通常在100小时左右。
尽管加班让人心烦,但“只要埋头工作,就会加薪、升职”早已是日本社会达成的普遍默契,更何况加班还可以带来又一笔收入。陈葵可以拿到一个小时2000日元的加班费(约合人民币130元),是他基本日工资的30%。
但是就在几个月前,陈葵却被告知,除了系统维护部门,公司将不再需要其他部门的员工加班。随着工作量的减少,员工们还被鼓励休年假。“甚至对女性员工的产假也更加宽容,部门里的女员工在休了4个月的产假后,还顺利获批可以休一年的育儿假,只不过育儿假只能拿到一半的薪水。”
日本公司好像正试图改变它们拼命三郎的形象,只不过站在这些改变后面的却不是好消息。陈葵所在的NEC公司宣布,预计该公司2008财年的亏损将达到2900亿日元,而原来预期是实现净利润150亿日元;与上一财年实现利润2818.8亿日元迥然不同的是,松下电器公司也预警说整个财年将净亏损3800亿日元。
亏损的数字让这些日本公司的员工们深感不安,而这种不安可不仅仅停留在它们的日方雇员层面,其中国区员工一样感同身受。
索尼的中国员工正在担心他们升职加薪的脚步是不是就此停滞不前。通常日本公司的职业生涯描述是“尽管上班族年轻时的收入并不很高,但是随着资历的增长,职位会稳步升迁,最终以中上阶层的身份退休”,但眼下看来稳步升职与每年一定比例的调薪幅度将就此放缓。
同样的担心也出现在松下电器中国员工的身上。松下给每个部门的员工奖金通常与整个公司在中国的营运成绩挂钩。“很多人开始谈论业绩下降的影响,甚至在每天上午9点多的晨会上,上台的员工介绍的主题都是关于眼下这场危机的,而此前晨会上员工的发言可都是诸如旅游见闻这样的轻松话题。”在松下电器支持部门供职的陈悦称,业绩不好的时候,支持部门的奖金将随之取消。
在公布这些尴尬的财务状况后不久,这些日本电器企业便开始着手准备它们的裁员计划,比起即将告别的奖金与加班费,裁员则更让员工害怕。
松下计划于2010年3月之前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1.5万人,计划关闭包括日本13家工厂在内的27家工厂;夏普计划裁减1500个正式职位,此外还将关闭隶属于日本三重工厂和天理工厂的两条生产线—这是夏普最老的生产线;日立宣布将910家子公司缩减到700多家,并计划裁员约7000人,其中包括自动化系统部门削减4000名员工,另外在电视业务部门裁员3000人;NEC的裁员数则创记录地上升到2万人,打破了之前索尼计划裁员1.6万人的记录。
日本企业曾经最美妙的地方在于它们的终身雇佣制,但现在受此轮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它们似乎争先恐后地加入到了“打破铁饭碗”的阵营之中。日本《读卖新闻》称,由于减产企业工人失业,2008年12月的失业率比前一个月增长0.5%,达到4.4%,而且由于公司整合和破产等“企业原因”导致的失业也在剧增。迄今为止,已有8.5万非正式工人离职,到3月末,这一数字预计将会增至12.5万。
就像陈葵的部门经理告诉他的那样,虽然看起来现在的裁员还停留在非正式员工上,但很难说此后将波及多少正式员工—日本的经济评论家们正在电视里热烈地讨论裁减正式员工将节约更多的营运支出,日本的企业界也正对这个议题显得兴致勃勃。所以部门经理给陈葵的建议是,“现在必须留着钱,千万不要在房子这样的大宗消费品上有任何冲动的花费,因为谁也不知道哪天裁员就轮到你头上?了。”
像陈葵这样的日企员工看起来有点运气不佳,他们恰恰赶上了日本企业集体衰退的第二波浪潮。在1980年代中晚期,日本逐次经历了痛苦的经济泡沫爆发、崩溃、通货紧缩乃至一蹶不振的长期停滞,在1985年又因为督促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而最终让日本经济遭遇了“失去的十年”。
通常意义上,日本人愿意把2005年,也就是陈葵进入日企的第一个年头,看成是经济复苏的一年。的确在这一年,日本的出口数据、失业率、GDP以及政府赤字均达到这十年来最好的水平,人们满心希望看着日本经济的再次腾飞,就像刚进入日企的陈葵所曾经怀揣的梦想一样。但谁知道,随后不到3年,会因为从美国开始的一场债券危机而再次面临“不景气”的尴尬境地。
陈葵就这样不偏不倚地赶上了日本公司集体性的第二次经营低谷。
笼统地说,这些亏损的电器企业赶上大环境不好是一个原因,毕竟在金融危机中,以出口为主的日本企业依然保有坚挺的盈利数据的只是少数。
但反过来,这些预亏的日本电器企业实际上都有着各自的沉疴,如果它们可以在各自的市场上占有明显的领先地位的话,那么尽管市场购买力锐减,商业环境恶化导致价格恶性竞争,它们的利润也不会如此轻易地就消失殆尽。
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董事、经营企划室室长兼品牌推进部长酒井功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夏普主要业务液晶电视的全年销量预计能够达到当初设定的1000万台目标,但据财报显示其销售额却将比上年减少一成以上;手机业务则无论销量还是销售额都将缩水三成左右。主要原因在于市场购买力的急剧减少,其中,夏普的液晶电视机的销售量虽然增加了12%,但是由于价格下滑(原单价在1000美元的液晶电视现在已经跌到了500至600美元),销售额却下降了20%至7350亿日元。
日立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则表示,日立原来希望IT信息产品与金融服务可以保证与此前的预期不会有太大的数字出入,但从2008年9月开始,包括半导体芯片、汽车零部件与工程设备、个人消费类产品业务市场都出现了萎缩。而在萎缩的市场面前,日立显得无能为力。
而如果与任天堂这样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仍然保有盈利的公司相比,则会发现这些日本电器巨头们似乎都更热衷于对某一技术标准的追求,而非开发生产成本更低,但用户体验更新奇的产品。
任天堂的取胜之道是,Wii与NDS游戏机并未在技术上有多么高不可攀或者是具备不可复制性,但因为Wii提供给了游戏玩家耳目一新的遥感游戏体验,并持续推出了游戏外挂设备以及软件,最终收获了漂亮的账面成绩。
但相比较而言,包括索尼、东芝、日立、NEC在内的>>公司,在个人用户市场上表现始终不够理想,它们也更热衷于更多的格式标准之争。也许技术的至高点会让企业保有更长远的盈利,但在世道不景气的大前提下,B2B业务会因为企业缩减开支而遭遇订单的减少,B2C业务显然还需要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驱动。
此外,从去年年底开始日元强势升值让上述在市场上表现不力的电器企业雪上加霜。受日元是低息避险货币的影响,国际游资大规模抛售英镑、澳币等降息预期强烈的货币,而大量买入日元作为避险工具,最后导致了日元的持续升值。2008年日元对美元升值近20%,1月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高达87.13:1,是1995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日元升值让生产多集中在日本本国市场、销售却有50%以上来自于外币市场的电器企业们扩大了业绩亏损的数?字。
以日立公司为例,日元持续升值,使得日立与上个财年的营业收入相比,又扩大了1100亿日元的亏损。
当然,日本企业界曾经盛行的关联资本主义风气,也使这些电器企业蒙受损失。比如,索尼持有生命保险公司的股票,股票价格大跌给这些企业的经营业绩也带来了严重的账面损失。夏普也因为持股先锋公司而造成近433亿日元的减值损失。
索尼、东芝、日立等日企由于上半年的财报表现良好而进行了巨额投资,但是下半年经济状况的急剧恶化,让这些投资打了水漂。
东芝公司上半年在日本的北九州投的半导体工厂耗资几千亿日元,本来东芝希望利用上半年市场对于半导体的大量需求,通过自己的扩大生产,从韩国企业手中夺回半导体的定价权,但是下半年的需求下跌,让这次的巨额投资成为了一种负担。
正是这些决策上的失误以及像日元升值这样的“不可抗力”,让这些日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要在寒冬中经受考验。
通常普通员工会认为经济危机不是他们的过错,高管们的决策失误才是造成企业账面损失更重要的原因。尽管每家企业亏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在亏损预警后不久,相同的是,这些企业几乎都选择了对它们的高管做出惩罚。
从这一点上看,日本电器企业的表现可比底特律的那些汽车商要强得多。相比那些坐着自己的私人飞机与豪华汽车与政府讨价还价的汽车商人们,日企的高管们已经做出了接受处罚的姿态。
夏普公司的酒井功对记者表示,2009年3月至9月,夏普董事和执行董事月薪将会有5%到30%的降幅,并取消2009年6月的奖金。从年薪来看,董事的实际年收入将会有30%至50%降幅;管理级别年收入将有10%到20%的减少。酒井功就在这10%至20%的降薪级别内。
日本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称,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的反馈消息是,董事长级别将自减薪水40%,而三菱公司的中层管理者也会有10%至20%的降薪。松下公司也公开表示它们将把高管的薪水缩减10%到20%;而日立则要求那些表现不佳的高管辞职。
根据CNN的报道,在日立新财年开始的时候,30名公司行政高管中只有12人保住了他们原来的位置。古川一夫将继续留任CEO,但会有7名执行官为新面孔,6位高管将辞职,剩下的职位也将视工作情况进行调整。
日本公司们正在尽可能地节省自己的运营成本。佳能亚洲营销集团总裁小泽秀树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该公司也将降低日常费用的预算和支出。除了差旅与加班支出减少外,还将“谨慎地增加新员工以控制员工数,减掉一些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和业务活动带来的支出以及降低广告费用”。尽管预计的盈利数字较上一财年有所减少,但仍然收获利润而非亏损的佳能公司开始未雨绸缪。
与电器企业交往甚密的大型卖场也感觉到日企将更加节俭的变化。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对《第一财经周刊》称,金融危机以来,索尼、日立、松下、夏普等日企陆续缩减了对渠道的投入。
“这些企业传统的目标市场是一二级城市以及销售额比较高的苏宁、国美等渠道门店。在金融危机以前,它们除了向一二级城市铺货外,还积极向三线城市扩张,但是2008年下半年对三线城市的扩张明显收缩,重点只向一二级城市铺货和开展营销。”孙为民说,“铺货的门店越少,向国美、苏宁交的推广费用当然也就越低。 ”
在记者采访中,这些日本电器企业在降低成本上的做法通常更侧重于降低渠道的推广、广告费用、减少人员开支以及增加物流的效率,并让库存的周转时间变得更快。由于中国地区以销售为主,这些电器企业也会更加重视现金的周转速度。
比起找全国代理,这些产品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的日本企业更倾向于以建立分公司的形式直接向经销商供货。现在,经销商被要求更加严格地执行以现金包括银行汇票的形式进行结算,这其中例外的只有国美与苏宁这样的大型家电卖场。
除此以外,这些日企还有望通过调整业务重心的方式来应对财务状况有可能持续恶化的风险。
在新的业绩预测公布之时,日立(中国)公司传来总代表长野咣史离职的消息。该职位将由大野信行来接替。大野信行在进入日立以来主要负责金融、公共机构及工业领域的信息通信系统销售及市场工作。他被日立看作“值得信赖的实力大将”。
2008年11月,在北京发展大厦日立中国总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前任总代表长野咣史曾表示,日立(中国)增长最快的业务是建筑机械、电机、ATM和交通器械。而新任总代表将很有可能让日立的业务重心从个人家电领域,转而更加偏向中国4万亿投资将惠及的基础设施领域。
而此时在这些公司的日本总部,更大规模的重组计划也在酝酿推出,希望可以削减企业的运营成本。
这些重组费用支出不菲。NEC公司预计在下一财年花费1000亿日元的重组成本;三洋预计花费80亿日元的重组支出;索尼将在2008财年花费600亿日元,2009财年预计花费1100亿日元,以此减少2500亿日元的运营费用。
电器企业的重组计划将寄希望于关停工厂、合并生产线以及那些业绩不佳的部门。标准普尔的分析报告则对这些计划表现谨慎。这些计划看起来雄心勃勃,但什么时候会起作用,现在还真不太好说。
这让正准备休假的陈葵显得忧心忡忡,当他获准休一个多月的年假后,部门同事一一与他拥抱告别,“因为谁也不知道在我回来的时候,这个部门会不会和其它部门合并到一起,就这样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