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摸技术与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传统电阻式触摸技术相比,为使用者带来了多项优点,包括:高达97%的穿透率与更真实的色彩呈现为我们带来更佳的视觉享受;触摸功能的实现只需轻触甚至不必实际与屏接触的特性,为用户带来更轻松灵活的操控性;更长的使用寿命,电容屏的触摸寿命约为两亿次,为四线电阻屏(一百万次)的两百倍,五线电阻屏(四千万次)的五倍。
电容式触摸技术侦测的信号来自于因触碰而引起的微量变化。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大略分为表面电容式触摸技术(SCT, Surface Capacitive Touch)与投射电容式触摸技术(PCT, Projected Capacitive Touch)。前者常见于大尺寸户外应用,如公共信息平台(POI)及公共服务(销售)平台(POS)等产品上,而后者则因苹果公司推出的多点触摸手机iPhone而炒得沸沸扬扬。
从触摸技术发展的过程上来看,最早导入触摸技术的市场是工业控制领域,其目的是将繁复且面积庞大的机械设备控制盘,整合到单一窗口、多重分页的屏幕上,当时使用的是中大尺寸电阻屏。然而电阻屏的寿命与耐受性不足等缺憾,实在无法满足工控领域的需求,也因此,当中大尺寸SCT一问世,高端设备机台立即改用SCT方案。直到2003年前后,由于电阻屏制造成本降低,开始有小尺寸被应用在PDA、GPS等可携式产品中,触摸技术正式进入消费性市场。相较于电阻式技术,SCT可以大幅改善其缺陷;相较于PCT,SCT的技术更为成熟稳定,可以量产导入。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推论:当SCT的整体成本因为产业成员们的策略联盟和技术资源整合而大幅下降时,SCT将有机会成为小尺寸消费应用最佳的解决方案。
表面电容式触摸技术
SCT面板是一片涂布均匀的ITO层,面板的四个角落各有一条出线(UR, UL, LR, LL)与SCT 控制器相连接。为了能够侦测触碰点的确切位置,SCT控制器必须先在SCT 面板上建立一个均匀的电场,这部份工作是由IC内部的驱动电路对面板进行充电来达到。当手指触及屏时,会引发微量电流流动;此时IC内的感测电路会分别解析四条联机上之电流量,并依照图中的公式将触碰点的XY坐标推算出来。为了克服干扰的影响,可以利用硬件滤波器或软件滤波器对推算出的坐标值进行处理。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正是由于表面式触摸技术的诸多优点,才使其在系统集成领域独领风骚,也成为各大系统集成厂商竞相追逐的对象,例如CREATOR快捷系列触摸终端都在使用该技术。也许现在电阻式触摸屏技术仍占据一定的市场,但在不远的未来,表面式电容触摸技术一定会成为推动人机接口技术、系统集成控制终端等领域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