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存在软肋 未来面板市场将供大于求
今年上半年以来,随着平板电视销量的逐步走高,国内厂商在八九月份就开始大幅增加液晶面板的订单量,面板的需求量增长迅速,导致液晶面板价格的上涨,给LG、三星、夏普等日韩制造商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液晶面板生产商带来了丰厚利润,这也使得各面板制造商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中国。由此也引发了各个面板制造商转向在中国合作生产建厂,以及国内彩电企业也纷纷上马面板制造项目的新竞赛。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数据统计,2013年中国内地液晶电视需求量将达到5000万台,占全球市场需求的25%。抢占中国内地市场,就等于抢占全球液晶电视市场的制高点。自8月下旬以来,国内多个城市纷纷传出拟投资建设第8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消息。总投资40亿美元的韩国LG液晶屏项目落户广州开发区, 此前LG在广州已经建了一个液晶模组生产基地。9月26日,夏普南京液晶谷项目开工建设6代线,而三星、奇美也都传出了在国内合作建厂的消息,全部投资加起来将超过数千亿。未来面板市场供过于求的隐忧已经显现,液晶面板的价格下滑已不可避免。
国内彩电企业,除了长虹、海信、康佳已经建立自己的面板模组厂以外,TCL也在本月的11月16日传出了将募资50亿元与深超公司合作在深圳建立8.5代面板生产线的消息。为规避液晶面板投资风险,创维、清华同方等彩电企业也在考虑以参股的形式投资面板的生产。
到2012年,全球液晶电视的销量将达到1.88亿台,中国内地的液晶电视规模为4500万台,如果全部按照是32英寸计算,3条8代线就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而如果按照32英寸、42英寸、55英寸各占出货量的1/3计算,也只需要6条8代线,截至目前,内地宣布投建的7.5代以上生产线已有7条。随着目前这些面板生产线逐步投产,平板电视面板市场供求平衡将遇到重大挑战。更为严重的是,当中国企业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在为液晶面板6代、8代、8.5代线大干特干的时候,以夏普为代表的10代线已经量产,这意味着国内还未投产的这些生产线技术已经落后日韩企业“两代半”。未来的关键还在于寻找新的应用领域,届时最具竞争力的厂家才能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