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工业局自2006年起推动台湾平面显示器设备及耗材零组件本土化,技术辅导台湾业者进行开发,从2006年至2009年台湾政府投入10亿元新台币(下同),协助台湾厂商完成729件技术辅导案,辅导厂商达343家,协助传统机械业者升级。
工业局也积极推动台湾创新技术研发,2009年与厂商合作开发常压电浆干式清洁模块等十项创新产品,建立起台湾平面显示器设备及相关零组件的技术能力;推动至今,台湾平面显示器制程设备自制率从2004年的5.6%提升至2009年的60%,产值达到514亿;零组件及耗材自制率也从2004年的12.5%提升至2009年的80.4%,产值达到163亿元,进而促进产业投资47亿元,增加产值达132亿元,降低生产成本83亿元,创造就业人口1,063人,促进台湾整体经济发展与提供就业机会有帮助。
该局表示,未来四年平面显示器朝8代以上发展已成为趋势,虽台湾中小企业开发设备之耗材零组件已建立基础量能,惟提升至大面积面板技术仍需政府协助提供研发量能。台湾太阳能电池产业刚起步,仍未积极推动其耗材零组件本土化;另一方面,台湾半导体产业虽发展多年,但其设备及零组件本土化仍偏低,不过由于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制程皆包含黄光、薄膜、蚀刻等技术,与平面显示器制程接近且核心技术类似,厂商有高度的重迭性,因此本计划从平面显示器设备零组件扩大到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设备零组件,藉由历年推动平面显示器设备零组件之经验,以结合政府资源、整合产业界、学术界与研发机构之研发能量,建立台湾自主平面显示器、太阳能电池以及半导体相关技术,并期许台湾太阳能电池设备之耗材零组件自制率目标,从2009年小于5%提升至2012年的80%以上,半导体设备之耗材零组件自制率目标从2009年的15%,提升至2012年的80%,已建构台湾优势产业发展环境,延续台湾优势,继续在全球的光电产业发展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