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今年2月张瑞敏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就曾明确表示,海尔接下来要脱手大部分生产业务,以削减成本并加快为客户提供服务和对市场趋势反应的步伐,其中与台湾OEM制造企业的谈判已经在进行中。
对于国内最大的家电制造企业海尔集团来说,制造业去不去显然是个两难问题,如果坚持利润微薄的制造业,海尔的长远竞争力难以提升;如果完全将生产外包,那么海尔将要面对快速转型带来的剧痛。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按照海尔集团目前的战略,海尔将率先外包部分竞争力不强的黑电、IT、通讯的制造业务给台湾企业,而在其拥有竞争力的白电领域,其生产外包至少要在5年后。”
模组工厂突破
按照台湾媒体的报道,这次张瑞敏与李焜耀的会谈主要将探讨两项事务,一是海尔将邀请友达到青岛投资建设其在大陆的第四座液晶模组工厂,为海尔平板电视业务配套;二是海尔计划将其液晶电视部分制造业务外包给友达旗下的电视OEM工厂——景智。
对于海尔和友达来说,这次合作应该算是迟到了一年,记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底就有消息称,台湾面板巨头友达计划在华北、西南地区寻找合适的区域来建设其在中国的第三和第四座液晶模组工厂。
显然友达的表态是很有针对性的,在西南友达选择的合作对象自然是长虹,而在华北友达选择的合作对象只有海尔。
海尔彩电负责采购的经理孙迎春告诉记者,“友达是海尔目前最大的面板和液晶模组供应商,双方的合作非常密切。”
对于友达来说,要扩大其在大陆面板市场的占有率到20%,显然友达需要长虹、海尔等核心客户的支持,然而其与长虹在液晶模组领域的合作更为迅速,根据四川长虹[5.42 -0.73%]的公告,其与友达的合资的长智光电今年10月初已经投产,显然海尔在面板合作领域落后了。
对于落后的原因,友达光电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友达要建设液晶模组工厂显然需要稳定的终端支持,之前海尔平板电视的规模还难以支撑其一座模组厂的产能,而随着2009年海尔液晶电视规模超过200万台,这已经初步达到了建设模组厂的要求。”
按照张瑞敏的说法,在2006年海尔的液晶电视工厂从一投产就开始亏损,而且海尔依然是目前国内前6大液晶电视厂商中唯一还没建设模组工厂的企业,其要保持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补上模组的短板。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这次张瑞敏与李焜耀会谈中,已经对投资建设液晶模组工厂的细节达到了初步一致,同时海尔将更多彩电生产外包给友达的谈判也取得了突破。”
记者了解到,海尔彩电也一直在寻找更大的生产外包机会,显然友达是个很好的合作对象。
东方证券分析师张小嘎表示,“友达在整个台湾电子代工制造的经验相当丰富,尤其2008年10月成立景智之后,积极跨入液晶电视组装,并为有需要的液晶电视品牌厂OEM,显然海尔将生产外包给友达是个双赢的合作。”
对于海尔来说,将彩电业务外包给友达显然是个不错的开始,这次将50%的彩电生产外包给友达后,海尔彩电将主要负责技术开发,比如说与一些国内内容提供商探讨模卡电视的功能升级等。
去制造化悖论
这次张瑞敏还在台湾拜访了声宝、灿坤等台湾的家电巨头,并将部分白电和小家电业务外包给这些企业,同时还希望声宝能扩大其在青岛的空调压缩机工厂的产能。
显然彩电行业外包只是个开始,而海尔家电业务与台湾OEM企业的合作将全面升级,按照张瑞敏近日在海尔内部会议上的说法,“家电行业的竞争已不再由技术革命和产业规模的扩大来推动,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要打造新的商业模式,必须改变以制造业为主的业务模式。”
按照张瑞敏的说法,全球企业分为两种,一种是全球化企业,一种是为全球化企业打工的企业,海尔要做真正的全球化企业。
然而海尔显然还没有做好去制造化的准备。
对于海尔原来生产基地的剥离,显然是件困难重重的事情,在海尔集团的5万员工中有60%以上是生产线上的制造员工,显然这次海尔集团的大转型将影响到这些制造基地和员工的未来。
有消息称,这次海尔并不是要找纯粹的OEM商,而是希望与台湾的友达、灿坤、声宝、宝成等OEM商建立合资企业,之后再逐步减少在合资公司的股份,这是一种渐进式的退出。
海尔集团常务副总裁周云杰表示,“去制造化显然是个长远的战略,从目前来看海尔要做好的首先是品牌的提升和全新的商业模式的打造。”
在还没有完成全新商业模式打造和品牌提升前,海尔集团的去制造化只能是渐进的,彩电、电脑等业务外包的同时,海尔的白电产能还在通过并购等模式扩张并维持着不到3%的利润率,而海尔集团目前更多的利润则来自投资、金融、地产等非主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