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建设自2005年10月开始筹划,遵循“利用政务网路、选用国产设备、分级标准建设、分期集中实施”的建设思路;历经需求调研、方案设计、专家评审、设备测试、设备招标、网络开通、系统集成、项目验收等环节;分三期建设,至2007年10月全面完成,比计划提前一年。项目采用设备与集成分开招标的形式,最终确定视频系统设备供应商为江苏科达科技有限公司,系统集成商为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福建省计算技术应用研究所。
(一)会场建设情况
全省农业视频会议系统基于政务网络搭建,共建设88个视频分会场,包括省厅会场2个、设区市级会场12个,县(市、区)级会场74个,系统覆盖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实现了全省各级农业(畜牧)部门同城即可参加视频会议的目的(图1)。
图1 福建省农业视频会议系统拓扑图
系统共配置1台电信级MCU(多点控制单元)、9台企业级MCU,15台分离式高清终端、75台分离式标清终端,摄像头110台,笔记本电脑17套,台式控制电脑11套,高亮度投影仪4台,液晶电视4台(另有24台待配),流媒体服务器1台。各会场设备配置情况如下:
省级会场:配置电信级MCU(KDV8000A,含网管软件、会议控制软件、流媒体服务器软件)1台;2个会场分别配置高清终端(KDV8010A)1台、摄像机(SONYD70)3台、42英寸液晶电视2台,4500流明投影机2台,台式控制电脑1台、笔记本电脑1台以及其他附属设备。
设区市级会场:在9个设区市农业局配置企业级MCU(KDV8000B含网管软件、会议控制软件);设区市12个农业(畜牧兽医)局配置高清终端(KDV8010A)、摄像机(SONYD70)2台、42英寸液晶电视2台、台式控制电脑1台、笔记本电脑1台以及其他附属设备。
县级会场:在74个县(区)农业(畜牧兽医)局各配置标清终端(KDV8010C)各1台,摄像头(SONYD100)1台以及其他附属设备。
(二)资金使用情况
系统建设共投入资金496.02万元。其中视频设备款(MCU、终端、摄像头等)368.76万元,系统集成与会议保障(系统集成及3年会议保障)25.81万元,电脑、液晶电视、投影议、流媒体服务器及其他附属96.04万元,前期工作、人员培训、测试及其他费用15.41万元。
(三)培训与制度建设情况
为提高全省各分会场技术人员的保障能力,我们对全省120名技术保障人员进行了初级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系统基本原理、设备安装使用、常见故障诊断排除等。在苏州科达科技公司总部培训基地举办了一期高级培训班,对九个设区市级MCU会场30多名技术人员进行会议组织、系统操作和故障排除进行培训。系统建成后,我们又针对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对全省技术保障人员进行第二轮培训,使他们更深入掌握视频会议系统的管理技能。培训班为我省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也为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技术保障。
同时,制订了《视频会议系统保障规范》、《视频会议系统管理制度》、《视频会议系统操作技术规范》和《视频会议系统故障处理流程》等多项制度。为方便各分会场技术保障人员查阅资料、互相联系、交流经验,还编印了《福建省农业视频会议系统保障手册》。
(四)效益分析
视频会议系统建成后,改变了传统的会议方式,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节省了可观的会议开支,也减轻了与会人员的旅途辛苦。现在,农业部召开的视频会议我们都转播到县级,各级农业部门可即时掌握会议精神;农业部会议结束后,省厅立即召开本省的视频会议进行部署贯彻,省厅会议后设区市也可立即召开本区域的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整个过程前后历经不到2个小时。视频会议建设以来,省厅及各设区市已利用本系统召开视频会议100多场,与会人员在达到7万多人次,仅以每人次节省100元会议费计算,节省会议费700多万元,收回了整套系统的投资成本。
此外,视频会议系统使用,提高了各级农业部门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广大干部信息化素质的提升,也建设锻炼了一支农业信息化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