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升位
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这些危机成为中国制造业头顶挥之不去的阴霾。简单加工组装,当中国制造企业赚取一点加工费的时候,跨国巨头享受到高额的利润。其实,很多中国制造企业一直在“过冬”,只是这段时期有点“雪上加霜”。
7月10日,中国青岛,在当日开幕的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上,长虹首次展出等离子屏。这标志着长虹PDP项目进入试投产状态,项目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等离子屏研制成功,将彻底解决中国平板电视产业链上游屏战略缺失的问题,第一次将中国平板电视带入全球平等竞争的大舞台。”长虹PDP项目一期总投资6.75亿美元,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八面取技术,主要生产42、50英寸及更大的等离子屏,年产能达到216万片(以42"计),项目一期计划实现年销售收入7亿美元。
等离子屏制造是中国家电企业延伸产业价值链的一个重大举措。在长虹产业发展“三坐标战略”中,首当其冲的X轴向即为“产业价值链方向”。在这个链条上,长虹做出了诸多的努力。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以及等离子屏制造、OLED屏制造、空调压缩机制造、冰箱压缩机制造,这些重兵布局都是为了改变“长虹处于高科技行业低附加值位置”的现状。显而易见,长虹已经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产业链“升位”之战——延伸产业价值链,从产业“点对点”竞争转变为“链对链”竞争,依靠“垂直整合”谋求产业话语权。
长虹技术创新大会已经成为年度科技盛会
巧合的是,在长虹PDP项目建设启动一周年之后,2008年4月28日,长虹OLED屏生产线项目在成都破土动工,将建成中国第一条完整的OLED屏生产线。项目一期总投资7.05亿元,四川长虹占总投资额的60%,预计2009年一季度建成投产,年产能达到1200万片(以1英寸计)。长虹此举旨在预研并储备技术,赢得未来市场的主动权,满足市场多元化显示需求。OLED在个人手持移动显示终端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在电视显示器领域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事实上,日韩产业巨头正在OLED领域跑马圈地,甚至计划推出大屏幕OLED电视面板。“未来三年有望形成产业化热潮”。
显而易见,长虹已经走上一条着眼于高附加值产业的全球化竞争的道路,无论是等离子屏,还是OLED屏,都是当下全球产业巨头力争的利基市场。“只有与世界产业趋势同步,甚至领先世界水平,中国企业才能安然度过将来无数个未知的冬天。”
“延伸产业价值链”是长虹建设“创新型企业”的一个重头戏,也是长虹本次被评定为“创新型企业”一个重要原因。“这是中国制造从低端向高端转型的必由之路,不提升核心技术,不向高附加值端延伸,中国制造业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陷入没有尽头的低迷状态。”一位行业专家指出,“长虹现在努力摆脱这样一种被动的局面,过程会有一些痛苦,但前景会很美好。”最近三年多时间,长虹的主要精力已经放在“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向制造业高附加值端延伸”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