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被“高清”充斥视听的年代,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看高清。在蓝光、高清播放机、HTPC形成的“三足鼎立”态势下,价格无疑限制了蓝光的普及,而HTPC的复杂操作也令许多不懂电脑的人望而却步。不过,操作便捷的家电化产品——高清播放机似乎并没有在高清市场上形成燎原之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高清播放机的普及脚步呢?
近日,某高清论坛做出了一项调查,究竟什么因素令消费者购买高清播放机迟疑。调查结果显示,约40%的网友选择了“兼容性不好,不稳定”这一理由,约30%的网友选择了“价格太高”,而选择“高清节目源获取不便”与“电脑可以满足我的高清需求”两大理由的网友数量相当,都在15%左右。
分析原因,选择“电脑可以满足我的高清需求”的网友应当都是HTPC的用户,这部分用户具有较为丰富的电脑知识,即便是复杂的播放操作他们也会自己动手解决,因此,短时间内这部分用户或许不会将注意力转移到高清播放机上来。
另一方面,统计结果也反应了高清节目源匮乏的问题。目前国内高清玩家的高清片源多数来源于网络下载。而网络资源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确使下载变成让人头疼的事情。去哪里下载?影片质量如何?有没有病毒?下载速度如何?等问题都令没有耐心的用户止步不前。其实很多播放机厂商在售后都提供了长期免费拷片的服务,用户完全不必担心,只要你的硬盘足够大就OK。
“价格太高”这个因素实在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高清播放机,最便宜的仅1千出头,最贵的要3、4千元。对经济条件较宽裕的用户,价格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而对于普通玩家,任何设备的投资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谁也不希望几千大元买回的设备眨眼就淘汰了吧!更多的玩家或许只希望在蓝光普及之前的“过渡时期”花不多的银子来玩一下高清。而高清播放机的降价也是很困难的,唯一的可能是产品的更新换代。因此,对于动辄几百元的蓝光碟而言,高清播放机其实已经不算贵了,毕竟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想提前享受就要付出代价。
而最多人关心的,“兼容性不好,不稳定”问题,应当说是阻碍高清播放机普及的最大瓶颈。目前市场上的高清播放机产品除个别韩国品牌外,几乎都是国内品牌。这些厂商并没有太大的知名度,因而用户也容易产生不信任感,质量和售后方面的担心是最多的。与功能强大的HTPC相比,不能通吃所有高清格式也是个问题。
高清播放机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自诞生到现在也不过经历了一年左右。应当说,它的诞生是为了弥补蓝光的高价和HTPC的繁琐操作。高清播放机应当算是具有中国特色,非常人性化、家电化的产品。
以目前蓝光的降价速度和防盗版措施,想像当年的DVD一样,几元、十几元地买碟,至少还需要三、四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网络下载仍是国人玩高清的主要途径。尽管电脑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不过,高清播放机作为家电化产品,更适合家庭用户使用。不仅外形更适合于摆放在客厅,像电视机一样简洁的操作也更适合家人使用。
蓝光、HTPC、高清播放机“三足鼎立”
存在即是合理的,高清播放机的存在必然依托于它的市场。而对于目前高清播放机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行业内应当出台统一规范来规范高清播放机厂商的市场行为,对于规范、信誉好的厂商,应当加大扶持力度;而对于那些卖完产品就“人间蒸发”的非法“山寨厂”则应当加大打击力度。有了规范的市场和生产秩序,高清播放机产业才能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
对于厂家而言,目前首要的任务则是完善产品和加强售后服务。完善的产品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动机,而完善的售后则为用户吃定一颗“定心丸”。只有在产品质量和功能方面下足功夫,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这也是企业做大,做强,做出知名度的必经之路。
笔者想说的是,请那些一味抵制国产高清机的朋友放宽容一些吧,这些民族企业的萌芽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发展成民族企业的中流砥柱。任何新鲜事物的产生,如果没有适合它生长的土壤,都将在襁褓中夭折。支持民族企业,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