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飞利浦公司相关人士对外否认了关于飞利浦退出等离子电视市场的传言。长期处于劣势地位的等离子与市场占有率绝对领先的液晶电视之争再次引起业内外关注。
■ 等离子在中国市场进步快
业内统计咨询机构推出的2008年第一季度彩电行业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中国彩电总体销量达到964万台,与去年同比仅小幅减少不到2%,而销售额则达到373亿元,同比增长21%。
其中,中国平板电视消费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平板电视销售210万台,比2007年同期增长26%。除了高清液晶电视需求惊人以外,等离子与去年同比增长189.2%更成为今年第一季度新的增长亮点。
近日,业内知名研究机构iSuppli公司对美国消费者购买电视机的倾向进行了调查。iSuppli公司将电视购买理由分为“画质”、“品牌名称”、“价格”、“显示装置种类”(包括液晶、等离子等)以及“肯定评价”等几项,对美国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在高档品牌和大众品牌方面,选择“画质”的消费者均占约36%,排在首位,而选择“显示装置种类”的消费者分别只占7%和9%。对比数据后发现,2007年第一季度,在大众品牌方面选择这一理由的消费者曾经占到整体的44%左右,但在1年后的2008年第一季度却减至约9%。这说明,与“选择液晶或等离子”相比,消费者会更优先考虑“画质”。
■ 众多企业重拾等离子
在国外,松下、日立、LG和三星等企业既生产等离子又生产液晶电视。而在中国,地处广东的几家彩电企业都押宝液晶电视,山东的海信和海尔液晶、等离子并重,四川长虹重金压注等离子,预计今年奥运前大规模量产,另外,南京华显高科是比较纯粹的等离子企业,2007年底已成功试制出42英寸等离子电视,但从去年至今未能大规模投产。
国产品牌陆续回归等离子阵营,使等离子产业链的建设有了实质性突破。据了解,南京熊猫电子集团的等离子面板产业化项目已于2007年底开工建设,长虹虹欧等离子项目筹备正式投产。这对一直苦于没有自主的大尺寸电视机面板和关键核心部件的中国彩电业而言,无异于久旱之后的一场甘霖。目前,除长虹、海信这两个一直坚守等离子阵营的国产品牌继续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之外,海尔、创维、厦华、康佳等曾经一度淡出等离子电视领域的国产品牌也正在回归等离子阵营。
■ 等离子开始扭转舆论劣势
可能是由于等离子阵营远不如液晶阵营庞大,长期以来,等离子一直处于舆论劣势,这一状况最近一段时间在逐步得到改善。
2008年4月,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等离子彩电行业动态清晰度测量及显示标准》后,人们开始明白,虽然等离子在静态清晰度方面总体不如液晶,但在动态清晰度方面却优于液晶。这就意味着,等离子电视使用时不会存在“拖尾”现象,因此尤其适合于观看激烈的体育运动与动作场面。
另外,也有业内研究机构称,在保护用眼健康方面,等离子比液晶有优势。等离子的高响应时间使用户在观看长时间的运动画面后不会像观看液晶那样累得快,近视的可能性相对更低。
■ 等离子开始改善自身缺点
总的来说,等离子电视的静态清晰度不如液晶电视。在经济、科技发达的欧美国家,高清标准大都定在1024×768,而我国更先进———推荐性高清标准定义在1366×768。这个普通液晶显示器能轻易跨过的门槛却一度成了等离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据悉,目前中国市面上37英寸以下的等离子电视都未能达到我国的高清标准,但40英寸以上等离子电视产品都达到了高清甚至全高清的标准。
另外,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等离子的超大能效成了等离子的致命弱点。曾有人对松下、日立的等离子与夏普、索尼的液晶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能耗测试,同样尺寸的等离子比液晶能耗大约多100至200W左右。但这一缺点正在得到改善。在2008年美国拉斯韦加斯消费电子大展(CES)上,松下展出了使用其新技术新材质的产品,称在亮度相同的情况下耗电量是原来的1/2。其能效与液晶持平,并且更有优势,因为液晶即使亮度为0至少也有100W的能耗,而等离子则不然。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分析认为,经过2007年以来的市场培育和等离子技术的成熟,消费者对等离子电视有了新的认识,加上其在大屏幕上的优势,逐渐受到一些消费者的追捧,而销售一旦放量,产品的价格必将会有所下降,这一趋势目前仍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