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会在众多参展商、观众的支持下逐步发展壮大,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要想创造专业展览会国际一流知名品牌还要在不断完善服务措施、改善服务质量方面下功夫。展览会主办方向国内外的知名展览会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在服务措施上注重细节,进一步推出一些为参展商、观众服务的新举措,营造了良好的展览环境。
1.办公用品袋
第十五届展览会参展商报到时,都得到了一个装有数件办公用品的小袋子,如签字笔、裁纸刀、胶条、记事本、塑料束线卡等参展企业布展必需品。很多参展企业都说,主办方真正为参展企业着想,虽然东西不多,但很实用,也体现了主办方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
2.电脑查询系统
第十五届展览会在各展馆内设立了展商展位电脑查询系统,查询系统具有5项查询功能:中英文名称查询、展馆展位查询、产品查询、参展商地区查询、参展商分类查询。据粗略统计,查询系统共接受近万人的查询。很多在使用查询系统的观众说,“这么多展馆、这么多参展商、这么多新产品,真让人眼花缭乱。有了这个查询系统,我可以在众多的展馆内快速查询到想去参观的展商的展位地址和希望了解的展品的位置。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参观的效率。”
3.新闻中心
第十五届展览会首次在1号馆现场设立新闻中心,配备了20台可以上网的电脑。主办方安排了10余名服务人员在新闻中心为观众及媒体提供咨询服务。2006年5月31日,展览开幕第一天,使用新闻中心的专业观众就达到380余人。很多媒体的记者认为这项服务非常好,可通过电子邮件将展会的图文报道快速发回单位,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新闻中心成为众多媒体记者、参展商进行便捷工作的场所。来自广州顶力电子有限公司的曹文勤先生等都盛赞新闻中心给他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4.《展会日报》
第十五届展览会首次编辑出版了《展会日报》。展览会开幕前,主办方已经出版了两期《展会快报》,将展览会的准备情况、参展企业情况等及时向关心展览会的企业和观众发布。
展览会开幕后,主办方每天出版《展会日报》,成为展会进行信息发布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成为新产品发布的平台。展会期间,共出版4期《展会日报》,发行总量为8万份。内容包括“展会要闻”、“参展企业风采”、“参展企业专访”、“展会花絮”、“新产品新技术”等栏目。广大参展商和观众每天都能在开馆后不久免费得到一份《展会日报》。众多参展商对《展会日报》评价颇高,认为主办方的宣传工作效率非常高,内容丰富。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展位照片或者报道自己企业的内容登上《展会日报》感到特别高兴,往往会多收藏几份。
5.知识产权法律咨询台
第十五届展览会期间,主办方在8号展馆和10号展馆设立了“知识产权法律咨询台”,主办单位邀请国家专利局的工作人员和知名律师为广大观众和参展商进行有关保护知识产权和商标权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宣传活动;并于2006年6月2日下午在国展中心服务楼202会议室举行了“知识产权法律研讨会”。这项举措达到了预期目的:倡导参展商增强法律意识,便于国内厂商与国际厂商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公平竞争。从前来咨询或者听取法律讲座的观众来看,都是对知识产权法律内容有迫切需要或者企业内的中高层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