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主战中小尺寸
比起6代线动辄数百亿元的巨大投资,京东方更看好中小尺寸面板的市场,试图通过在此领域的精耕细作寻求发展空间。
京东方人士认为,在大尺寸液晶电视市场,7代以上生产线才具有经济优势,6代线与8代、10代线同场竞技并无优势可言。而国内企业没有一家能在资本、技术、规模等方面完成7代以上生产线的投建。
而相对来说,中小尺寸比大尺寸好一些,毕竟新开发的大尺寸都是面向电视市场,小尺寸新建生产线比较少,各厂商都是跟据现有的产能来调整。并且一些小尺寸新应用也开发出来,总体来看,小尺寸前景还是好一些、风险小一些。
日前京东方一方面增资扩产第5代线产能,另一方面增资与成都市政府新建的一条4.5代线,并在今年一季度开始厂房建设。
京东方去年9月份决定,向境内外投资者以非公开、定向增发方式募集60亿元资金,其中22亿元用于建设4.5代生产线,35亿元用于投资扩大第5代线的产能。该计划已经向证监会报批了60亿元增资计划,正等待批准。
在京东方,投资者关系部的高级经理杨海轮最近常常开会,他要不停地向各种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提供有关京东方的各种信息,从公告已经发布的准确消息到坊间流传的各种传言,他要一一做出说明、解释、澄清,这样一方面是为了让投资者有足够的信息做出买卖决策,关键的还是吸引他们前来投资。“主要是为了能成功地募集到60亿元,”他坦言。
京东方一直受制于资金缺乏,而其68.42%的负债率也使其融资能力受到质疑,“京东方怕是很难从银行借到钱了。”业内人士认为。
但是现在国内活跃的资本市场却给了京东方一个良好的融资机会。京东方此次主要通过非公开、定向增发的方式,发行对象包括各种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私募机构等,“甚至个人,只要你能达到我们的融资要求,都可以谈。”杨海轮说。“我们在03年开建初期,只能靠通过从银行借贷,当时融资环境不太好。现在有很多机构包括国外的私募基金如新桥等都对我们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但同时对方的投资背景、投资目的比如有无恶意收购等,我们也在筛选,对方最多只能持有我们10%的股份,并且一年内不准买卖。”
张新岗告诉记者,“毕竟,平板显示是个热点行业,目前国际私募、投行等对其比较关注。但三星、LG、友达、奇美、夏普这五大一线厂商现金流充沛,并不需要外来资金,所以这些资本机构只能放钱给对资金非常渴求的二线厂商。”
京东方试图借力资本市场,通过扩产、降低成本、开发新品等一系列行动谋取中小尺寸液晶面板领域的全球前三强。
据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的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08年全球液晶面板(TFT-LCD)产业产值将超过1000亿美元。
京东方正拟通过增发建设的4.5代线,主要产品在14.1寸以下,针对的是手机屏、数码相框、车载显示等消费类移动应用市场。
除了看好消费类电子对中小尺寸需求大幅增加这一市场前景,京东方拟通过该项目向产业链上方延伸,从而掌握更多的成本和市场控制权,形成其在中小尺寸的核心竞争力。
张新岗认为,液晶面板已不再局限于IT类应用,而消费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意味着面板厂商差异化竞争的可能性大为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