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KVM创造高枕无忧的服务器管理环境

KVM带动机房管理发展四部曲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08-02-29 作者:pjtime资讯组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KVM带动机房管理发展四部曲

  KVM的发展突破机房监控的速度与距离限制,其所支持的管理方式也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一路由传统的机柜式管理,演进到最新式的无线KVM管理。

-机柜式管理

  早期的服务器全部集中在同一机房的机柜中,并透过一台KVM切换器进行监控。在此情况下,MIS人员不能随意离开机房,他们必须全天候待在狭小空间中,以便严密地监控系统是否有不稳定、故障、当机或无法连结的情形,甚至于连服务器升级与软件更新也都必须在机房中完成。如果MIS人员暂时离开,也必须在发生问题时立即赶到机房中,并逐一检查是哪部服务器发生故障。更麻烦的是,如果同时有一个以上位于不同地点的机房,则需雇用多名管理人员,而且无法集中控管,此种管理方式非常没有弹性,也造成了MIS人员的高流动率。

-网络化管理

    随着网络科技的普及,机房管理也开始迈向网络化。这一类的KVM切换器提供一条标准的UTP电缆线,如CAT 54或CAT 6缆线,以便透过企业以太网络(Ethernet)来连结远程的主机与服务器,其连结距离最远可达数百公尺,大幅延长了管理者与服务器之间的距离。  

  此外,网络式KVM方案消除了网络管理人员频繁出入机房的困扰。网管人员不须再大老远赶到机房将当机的伺服器重新开机,也不必再受限于各个不同机房地点而往返奔波。相对的,每一位MIS人员都可透过自己的计算机屏幕,全面掌控远程服务器主机,包括:CPU、硬盘使用率、风扇转速、操作系统、FRU各项装置,以及网络卡等各项运作数据。

-KVM over IP

  在全球化的风潮下,企业内部的机房管理,由原先的定点式近端管理,进一步发展为跨国的远距控管。其实,早在2001年,有些KVM大厂便开始提出 「KVM Over IP」的概念,让远程控管达到国际化功能,大大拓展了KVM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范围。  

  KVM Over IP的原理,是让KVM切换器透过Internet或者Web连接远距离的服务器, MIS人员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随时随地管理并维护机房。例如:台湾公司在美国地区拥有机器设备,台湾并不需要在当地拥有管理维修人员,因为 经由KVM远程网络管理装置,就能异地掌控所有工作内容。此一技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采用业界标准的TCP/IP协议,业者因此不会被任何特定厂商自行开发的封闭标准所束缚,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管理环境。

  此外,支持KVM Over IP技术的KVM管理装置多半内建网络浏览器,MIS人员可藉由登入浏览器进入机房建置的位置,并可使用图形化接口与鼠标拖拉操作(Point and Click)执行远程管理或设定加密功能。当机器本身出现状况时,即使MIS人员不在屏幕前面,此类型KVM管理装置还可利用简讯或语音的方式发出告警通知,让MIS人员能够实时掌握最新的服务器运作状态。

-无线化管理

  由于无线通讯技术正方兴未艾,未来KVM也将朝无线网络的方向发展。以宏正为例,其早在2003年就宣布领导全球率先推出无线局域网络 (WLAN) 应用的KVM机种。此类型无线KVM管理装置可藉由透过Notebook作为操作控制台,透过Notebook的无线网络连接无线KVM管理装置,再连结到远程的主机系统,并实时存取各种系统的运作信息,如此不但免除了铺设繁复缆线连结的程序,并可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标签: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