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概念对普通人来说容易模糊,其实,类比一下,蓝光还没有纳米那么复杂,纳米不仅是计量单位,而且物质到了纳米结构的时候,属性会完全发生改变,纳米材质的产品,往往会产生很多新的属性,如果能接受纳米产品,那么蓝光就更容易了解了。其实,蓝光自身是为提高数据存储一类的技术,蓝光衍生出的产品,自然就是与存储数据(盘片)和读取数据(驱动器)、存储内容(电影公司、视频格式、游戏)相关联了。下面我们就逐一概述:
轻松回顾蓝光技术发展历程:
蓝光的发展从1998年开始,当时,飞利浦与索尼公司率先发表了下一代光盘的技术论文,并着手开发单面单层实现23GB~25GB的技术方案,给业界带来了一个不小的惊喜。之后,2002年2月19日,以索尼、飞利浦、松下为核心,联合日立、先锋、三星、LG、夏普和汤姆逊共同发布了0.9版的Blu-rayDisc(简称BD)技术标准。Blu-ray是BlueRay(蓝光)的意思,因此2月19日也正式表明下一代DVD候选人“蓝光盘”的诞生。BD集团随后在2002年6月14日向外正式发售BD规范1.0版,一共3册共5000美元,至此标志着BD的设计已经完全确立下来了。
2003年,蓝光激光头达到投产水平,2006年蓝光驱动器产品才在市面有出现。2006CES成为了先锋电子和东芝的舞台,先锋电子展示了旗下蓝光光盘驱动器之一,型号为BDP-HD1。而2006年6月,PC光存储领域,明基BenQ在鳄鱼家族八周年之际,推出了BW1000(内置型)和EW100G(外置型)蓝光驱动器。至此蓝光产品从模糊的概念到触手可及的实物,可以说,2006年,是真正意义上的“蓝光元年”。
竞争对手HD-DVD的影子在蓝光的登机历程中,“大打出手”的次数不少,从上游好莱坞电影巨头片源的争取,再到游戏业的游说。直至2008年2月16日,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的头条新闻,里面放出了令人震惊的消息:东芝宣布放弃HD-DVD格式。新闻节目中称,东芝在这次“次世代DVD规格战争”中宣告彻底失败,损失高达数百亿日元。与此同时,路透社东京分社也刊发了“东芝放弃HD-DVD,终结格式战争”的消息。至此,蓝光未来的发展道路一片坦荡,电影片源商、游戏业、光存储制造商开始因为蓝光“相拥而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