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CBHD碟片将在近期面世,四季度大规模投放市场。”2008年7月25日在中国蓝光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媒体说明会上,中唱胜利影音有限公司总经理阎华表示。新科、TCL、清华同方等厂商展出了最新的中国蓝光高清碟机,同时表示做好了批量上市的准备。
中国蓝光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宣告CBHD完成产业布局,全面启动CBHD产业链,加速中国蓝光在国内市场的普及。此举标志中国蓝光在国内已经进入产业化加速发展期,我国消费者有望通过高性价比的CBHD欣赏到更多的高清内容,国内高清节目源匮乏的状况将会逐步缓解。
CBHD是指具有物理格式中的调制编解码和应用格式中的高清音视频编解码、导航和版权保护系统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高清光盘,简称为中国蓝光。CBHD光盘预计市场价在20—30元之间,碟机首发价预计不超过3000元,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CBHD碟机的价格还会大幅下降,最终会接近DVD价格,碟片仍有下降的空间。中国蓝光量产后,将使蓝光DVD(简称BD)在中国的普及受到最强有力的阻击。
CBHD更具产业优势
中国蓝光和蓝光DVD的较量由来已久,CBHD的前身即中国版的HD-DVD。早期就是由于HD-DVD与BD在全球高清格式一直僵持不下,导致高清碟机和碟片的市场几近停滞。东芝宣布退出HD-DVD的生产后,蓝光BD顺理成章成为全球统一的光盘格式,但中国市场却再次成为“双蓝”争雄的竞技场。
继索尼在中国发布首台4990元的BD碟机后,蓝光光盘协会加速了在中国的产业化布局。今年7月8日,蓝光光盘协会与北京赛西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国首家蓝光产品测试中心。首次将中国自主研发的技术DRA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纳入蓝光光盘格式。索尼旗下的新索上海工厂的厂房进行了扩建,预计产能将达到月产50万BD50的盘片。这系列动作,表明BD阵营围绕中国市场展开了强大的攻势。
CBHD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在今年6月以前,建立和完善了CBHD标准,并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及相关领导支持。2008年5月CBHD推出碟机样机,7月11日,CBHD首条母盘制作线在上海联合光盘有限公司建成并投产,标志着CBHD产业布局完成。7月25日,CBHD宣布碟片上市,并将在四季度大规模推出,同时TCL、新科、清华同方的碟机也准备批量上市。
无论是CBHD还是BD,在中国市场最终谁能取胜,既不是单纯的标准之争,也不是简单的技术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由中国的消费者用银子投票的价值取向问题,产业布局的速度和市场的适应能力成为决胜的关键。
与BD相比,CBHD的产业化优势相当明显,CBHD与现行的DVD具有很高的互换性,同时转产的成本低,现有DVD生产线做少量的调整即可生产,可最大程度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CBHD更适合国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司长赵波指出,高清光盘产业发展要贯彻自主创新的原则,要适合国情,充分利用原有的产业基础,同时要坚持国内产业利益最大化。
CBHD拥有多项自主核心技术专利,如物理格式的4—6调制、应用格式的CETC导航、AVS视频与AVS音频编解码等。其相关技术标准,是围绕我国下一代光盘产业而自主制定。“这意味着中国碟机企业今后缴纳的专利费将大大低于DVD时代,有利于中国光盘产业持续发展。”中国蓝光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龙法表示。
据了解,在不考虑其它专利持有者的前提下,在DVD时代,我国每生产一台播放机在物理格式和应用格式的专利费达13.1美元,我国每年消费的光驱和播放机达二三千万台,仅专利费就达4亿美元。高额的专利许可费使我国DVD产业发展十分被动。CBHD将避免重蹈覆辙。
资料显示,投资一条BD生产线需要300万美金,庞大的投资和专利费用对中国的相关企业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而目前国内企业生产中国蓝光CBHD碟片,只需在原有的生产线基础上稍作改造即可,不必重新投入大量的资金。我国DVD生产线约400条,改造一条DVD生产线仅需几十万人民币。如果全部转换高清碟片生产线,采用BD标准需要耗资12亿美金,采用CHBD标准生产线改造费用不到2亿人民币。显然,CBHD更符合中国现行的节俭型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CBHD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性价比高,产业化投资少,也更符合我国实际消费水平。尽管CBHD碟机也无法绕过专利费问题,但由于已经加入自身专利的标准,在专利对话上有一定的发言权,可以很好的避免BD垄断,保护中国市场和高清产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