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平板彩电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OLED技术正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鲜事物。由于OLED其轻薄、省电、高响应、宽视角等特性,索尼、三星、长虹等已相继推出OLED电视,并在各种大型展会上亮相。而更为可喜的是,就在近日,我国首条自主设计的OLED生产线落户昆山。
OLED的英文是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之特性,其发展前景是被广为看好。各大液晶电视厂商纷纷在其中投入巨资,以求将其最快转化为普通消费品推到广大消费者面前。
全球OLED产业的真正起飞始于1997年,当时日本东北先锋推出了第一款OLED产品并用于车载音响。随后,韩国三星、中国台湾地区的铼宝等厂商相继投资并量产。在2001年至2005年,伴随着小尺寸OLED技术的成熟,OLED产业完成了第一轮产业扩张,全球销售额从2001年的约7000万美元增长至2005年的5.8亿美元,其中先后投入产业化的公司高达20多家。
在国内,四川长虹和吉林环宇等也宣布上马OLED项目,长虹计划投资3.6亿元在成都建设OLED生产线,其他液晶大厂如上广电、京东方等也在加快OLED技术方面的研究。
不过对于国内彩电企业来说,OLED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几乎上游所有的材料配件如驱动IC、导电玻璃、封装玻璃、有机材料、精密MASK等都需要从日本、韩国等地购买;并且,OLED设备目前虽然已经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要求,但还没有标准化,设备厂家对OLED生产技术的了解远不如拥有长期研发和中试生产经验的OLED业者。
综合来看,国内彩电企业进军OLED领域,未来能否成功,成本起着决定性因素,这对OLED产业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TFT-LCD都将与OLED技术并存,TFT-LCD产品每年在以25%-30%的速度下降,如果OLED不能迅速形成产业规模取得生产成本优势,必然无法承受TFT-LCD的竞争,从而影响厂家对OLED的投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