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系统正迅速成为许多企业必不可少的沟通手段。随着视频技术的大量普及应用,要实现视频沟通已经不再复杂,只要正确建立起网络架构、管理系统及基础设备,就可以确保及时实现可视沟通。不过,由于受到视频通信应用技术和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发展的制约,传统视频通信普遍存在图像和声音的清晰度的问题,低等级的视频质量无法满足用户对高清晰图像质量的特殊需求。
高清视频会议的出现可以说是应时而生。通过在办公室和会议室安装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利用极致清晰的图像及视频传输,可以使分散在各地的团队高效沟通,并加强与客户、供应商及商业合作伙伴的沟通。
"高清视频"(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Video),是从专业广电行业发展起来,逐渐渗入到其他视频应用领域以及消费类产品。在中国已承诺在2008年奥运会用高清晰度电视来为世界传送奥运会节目的背景下,毫无疑问,高清市场将会在中国得到高速的发展。
HDTV规定了视频必须至少具备720线非交错式(720p,即常说的逐行)或1080线交错式隔行(1080i,即常说的隔行)扫描,屏幕纵横比为16:9,同时能兼容接收其它较低格式的 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处理重放。
视频图像质量的好坏一直是衡量视频会议系统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在2002年以前,几乎所有的视频会议系统的活动图像都是采用的CIF格式(352×288 像素)。2002年以后,部分厂商提出"高清晰"视讯系统(4CIF格式的704×576像素或D1格式的720×576像素)的概念。真正进入高清视频会议(HD格式,支持1280x720像素)是2006年,在短短一年时间内,高清成为了主流厂商趋之若鹜的新趋势。RADVISION中国区总经理李平就认为,随着高清显示设备价格的下降和IP网络应用的推广,高清会议将会成为最大的业务增长点。他强调,在与传统视频的对比中,高清视频无论从视频图像质量、音频质量还是网络传输速度方面,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传统视频通信的主要问题在于,经过编解码后的图像在解析度、色彩还原度等方面和真实场景有较大的差距。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编解码设备的编解码效率低、链路动态适应能力差等。
如上文所述,当前高清晰数字电视(HDTV)所倡导的视频解析度主要有三种格式,分别为720P、1080I、1080P (其中"P"为逐行扫描方式,"I"为隔行扫描方式)。而高清晰视频会议系统主要应用格式为720P--即逐行720线。
视频会议采用逐行扫描的原因在于,视频会议场景通常对动态图像要求不大(特殊领域除外),图像动态变化也较小,但对图像的细节要求却很高,同时还要保证图像的稳定性。而这些都是采用隔行扫描1080i(PAL制每秒钟扫描50场,分别对水平方向的奇数行和偶数行进行扫描,每场的实际解析度仅有540线)所无法满足的,因此在扫描方式上采用逐行扫描,能够更稳定地显示画面的细节,使得画面更加清晰。
在图像的幅面显示方面,目前高清晰显示设备均可以同时支持4∶3和16∶9两种显示方式。传统视频会议系统多数采用4∶3显示方式,而高清晰视频会议系统在视频格式幅型比上应采用更为符合人眼观赏习惯的16∶9的显示方式来替代传统视频会议系统采用的4∶3的显示方式,这是因为屏幕显示区域在垂直解像度(线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16∶9显示方式可视面积比4∶3显示方式的可视面积要增加20%左右,单帧画面可容纳更多的视频信息,这样视频通信中,用户就可以获得更大角度的视频图像。
视频通信过程是视频和音频的实时双向完整通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为了获得高清晰视频图像,却往往忽略了另外一个重要的过程--音频通信过程。如果我们在观看高清晰视频图像的时候,不能得到一个更清晰、连续的音频效果。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其重要性甚至超过视频。在传统的视频会议系统中音频技术发展极其缓慢,原因在于目前应用于视频通信的音频编解码压缩标准都是为了保持传输时的低带宽占用和较高的编解码效率,从而将音频信号的采样频率、采样精度和采样范围指标做了极大的降低,使得所能提供的音频清晰度和还原性都有很大程度上的衰减。与用于存储和回放非实时压缩协议的标准(如OGG、MP3等)相比,音频的保真度非常低。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使现场声音的还原达不到要求。
目前,传统视频通信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G.711、G.722、G.722.1、G.728等音频标准,音频宽度仅有50Hz~7kHz单声道,而人耳所能感知的自然界的频响能力可以达到20Hz~20kHz。因此,在对现场环境音的还原过程中过多的音频信息的丢失造成了无法真实表现现场情况。而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音频频响范围达到22kHz,这样就几乎可以覆盖了人耳听觉的全部范围,使现场音频得到真实自然的还原,并且在还原时可以采用双声道立体声回放,使整个视频通信的声音有更强的临近感,达到CD级音质。同时在对链路带宽的适应和编解码效率上也达到最佳的效果。
在视频会议应用中,视频质量和网络带宽占用是矛盾的,通常情况下视频流占用的带宽越高则视频质量也越高;如要求高质量的视频效果,那么需要的网络带宽也越大;解决这一矛盾的钥匙是视频编解码技术。评判一种视频编解码技术的优劣,是比较在相同的带宽条件下,哪个视频质量更好;在相同的视频质量条件下,哪个占用的网络带宽更少。而基于H.264--高清编解码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H.264 是继MPEG-4之后的新一代数字视频压缩格式,它既保留了以往压缩技术的优点和精华又具有其他压缩技术无法比拟的许多优点:低码流(Low Bit Rate)、高质量的图像、容错能力强、网络适应性强等特点。与MPEG-2和MPEG-4 ASP等压缩技术相比,在同等图像质量下,采用H.264技术压缩后的数据量只有MPEG-2的1/8、MPEG-4的1/3。显然,H.264压缩技术的采用将大大节省用户的下载时间和数据流量收费。
更为重要的是,H.264编码标准提供了更强的灵活性,为不同的开发商提供了互联互通的通用平台。H.263标准支持众多不同的版本,而H.264标准只包含极少的压缩技术。这样一来,可以在不明显降低视频质量的前提下更轻易地实现多生厂商不同视频会议设备的集成。
据CCW Research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视频会议系统市场上共有140多家厂商,但能帮助用户实现高清视频会议的厂商只有10家左右,如 RADVISION、LIFESIZ、SONY、POLYCOM等,基本上能在高清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都是业内超一流的厂商。
RADVISION公司认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市场的成熟还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技术方面的,如何大力提高图像清晰度、简化设备。一是市场方面的,如何降低高端的价格,实现高清视频的普及化应用。
在图像清晰度方面,随着芯片和图像处理方面技术的发展,H.264这一主流标准有望在技术上得到进一步完善。一直以来,视频会议的设备都比较庞大,不方便使用,且设备复杂,不适合安装、调试和使用。目前各个厂商和科研机构,正努力促使这些设备走向小型化。这方面RADVISION的做法值得借鉴:通过提供大量免费软件客户端,提高周边产品的高清兼容性,降低网络应用设备的成本,降低端口开销等方式,大大降低高清视频会议的成本。
除了通过简化设备降低成本外,目前另外一种比较成熟的做法是在同一次呼叫中同时包含高清会议系统和标清会议系统以及桌面视频用户,不需要所有参与者降级为标清会议性能。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从他们对不同视频应用的投资中获得最大价值--例如,如果高清会议(HD)没有被充分应用到时,标清和桌面视频用户的可用端口数量就会增加,因为每个端口的开销降低了。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高清视频会议的整体应用成本,让有条件的地方充分享受高清视频带来的愉悦体验,没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实现标清视频沟通,不影响会议效果。从而使高清视频会议不仅仅是政府或者一些大型的企事业单位的专利,让更多的中小企业用户也能享受到高清视频会议带来的沟通价值。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各视频会议系统厂商将逐步降低产品价格,在推动视频会议系统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市场预测数据显示,2006年是高清产品的成长期,2007年是高清产品的普及期,整个行业将在2008年完成产品的转型,随着技术与市场的成熟,一场高清进标清退的好戏将会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