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排列“液晶老大”,但在中国市场上却从不曾登顶,其中“中国战略”僵化是所有研究者的共同答案。体制僵化源于日本家电企业的传统,有人说这是一种“集体性傲慢”,也有人说日本与中国市场存在差异,让不少在日本游刃有余的企业到了中国就不知所措。拿“台湾屏事件”来说,去年夏普被爆出使用“台湾屏”。面对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夏普半个月后才表示,夏普在台湾生产的屏应该视为“夏普屏”。夏普的解释没错,但问题在于没有积极地消除消费者的疑虑。而另一日本企业本田轿车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刚在中国生产时,为打消国内、国外质量差异的疑虑,本田打出“全球品质,一脉相承”的口号,告诉中国消费者不会因为在中国生产而降低质量标准。
总体来讲,日本电器比韩国电器更优秀,但市场表现不如意,很大程度是日本企业始终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而韩国企业就很会做,三星和LG总是把最先进的产品第一时间投放在中国市场。
夏普怎么办?很简单,拿出“全球液晶老大”的气概,放低姿态并怀着虔诚的心与中国消费者亲密接触,加大新产品投放力度,尽快架构三四级市场销售网络。识实务者为俊杰。2007年以来,夏普开始调整中国战略,不再做价格战的“骑墙派”,这说明夏普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补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