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制定了CIE1931 RGB系统, 规定将700nm的红、546.1nm的绿和435.8nm的蓝作为三原色, 后来CIE1931-xy色度图成为描述色彩范围最为常用的图表。 色域就是在这张图上所覆盖的范围, 而这个范围就是由RGB三种纯色的坐标所围成的三角形或者多边形(增加补色)的面积。
图:CIE色域定义图,图中代表了sRGB与NTSC的色域范围。(国际照明委员会)
一般在PC监视器应用方面,多以sRGB为标准的色域定义,sRGB是微软作业系统所提供的标准定义,而在AV应用方面,采用的多是NTSC定义,在颜色涵盖度方面要比sRGB来得广。
明基 FP95G-支持sRGB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之一
但是色域并不是越广就越好,即使监视器本身能够达到超高色域,但是这些多出来的颜色不一定能为人眼所辨识,NTSC算是普偏公认的色域定义标准,而在部分特殊应用上(如印刷或印前作业),也有使用厂商自订的色域规范。而显示装置所能提供的颜色范围能够涵盖多大比例的特定色域定义,我们就可以将之称为符合70%的NTSC色域饱和度,或者是符合90%的sRGB色域饱和度等。
图:典型的普通液晶面板的色域饱和度都是72%左右
色域的呈现主要在背光的选择上,众所周知,液晶面板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必须透过背光的光线才能够显示画面,传统CCFL灯管在萤光材质上的限制,红光呈现能力偏弱,加上所搭配的彩色滤光片的混色效果较差,最终呈现的色域饱和度不佳,导致目前主流的LCD监视器或电视在色域呈现能力上不足,多仅能达到72%NTSC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