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许多液晶电视生产业者都相信,以液晶面板来说,如果能够达到各色8bit的表现能力就足够了。但是最近由于背光源等的技术提昇,使得色彩再现范围因此而急速扩大,对比度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使得液晶面板业者已经感受到相当程度的压力,而有必要将灰阶提高到10bit。
事实上,从2006下半年开始,显示设备的多灰阶化的进度已经开始加速的现象,可以显示各色10 bit与30 bit色彩的产品陆续被发表出来。这新一代的液晶面板对于每种RGB颜色,能够完全具备10bit的1024灰阶等级,可提供高达30 bit的色彩表现,就显示能力上可以达到10亿颜色,因此多灰阶已经成为这一波面板技术的主流趋势之一,相信这样的趋势,不仅仅在液晶电视上应用,各项的液晶面板应用产品,也都开始感受到这样的动力与气息。
另一方面,由于支援10bit显示能力的面板陆续被开发出来,因此能够传输超过8bit灰阶的影像讯号输出入介面也就紧接在后地受到各方面的关心。最近1∼2年之间,由于液晶电视已经成为各面板以及显示产品业者主要发展的产品之一,所以面板的多灰阶化也就随着影像讯号输出入介面的进步而亦趋亦步的发展,因此使得面板业者,不得不正视面板对于灰阶的表现能力。事实上,面板的表现能力与讯号传输介面的能力,是处在相辅相成的状态下,可以让整体面板的表现能力获得进一步的提昇,包括了画面尺寸的大型化、画素的增加、色彩再现范围的扩大、对比度比的提高等
10bit以上的驱动即将起飞
10bit的Source 驱动IC早在2003年就首次被发表出来。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真正的量产上市,这是因为在过去,要求面板能够达到RGB各色10bit显示能力的需求相当少,再加上驱动IC本身的生产成本又相当的高,所以即使10bit显示能力在4年前就可以完成了,但是却无法普及,不过,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成本的关系,因为能够达到10bit显示能力的Source驱动IC,需要更大的晶片面积来放置D-A转换器电路。例如Source 驱动IC每提高2bit的解析能力,那么D-A转换器的电路面积就必须增加4倍。因此,对于液晶电视来说,为了避免大幅度提高成本,长久以来液晶面板大多还是采用8bit驱动IC,但是为了弥补灰阶表现能力的不足,各业者也陆续展开各种模拟补偿的运算技术,其目的就是为了补充面板部分效能不足,藉此提高表现能力的过渡性研究。
10bit以上高灰阶液晶面板
就显示能力上而言,10bit驱动IC似乎可以就此满足未来所需,而次世代的驱动IC开发也可以告一段落。不过,事实却不是如此,驱动IC业者仍旧积极的准备新一代的技术,因为Source驱动IC输出电压的解析能力可以提高的话,那么超过RGB各色10bit的液晶面板,也有可能被发表出来,例如从2006年开始,包括冲电气和nec电子,就分别开始销售13bit和12bit的Source驱动IC样品。或许会有人对于10bit以上高灰阶表现能力的液晶面板产生质疑,会认为即使采用输出电压的解析能力更高的驱动IC,如果液晶分子每个画素的配向偏差,如果超过了控制的灰阶精度的话,那到头来还是无济于事。
所以与现实环境相比较,似乎13bit和12bit的Source驱动IC意义性不大,不过开发这一方面产品的业者却不是这样想,包括冲电气和NEC电子开发13bit和12bit的Source驱动IC的意图,不是为了实现超越10bit的灰阶显示,而是为了让10bit灰阶影像更加清晰地显示出来,也就是说希望能够藉由更高解析能力的Source驱动IC来更精确控制RGB的GAMMA特性,而藉此可以达到补偿由于背光源、彩色滤光片等的偏差,所引起的RGB色准误差的目的。因为面板是由背光模组、光学薄膜等等的元件所组合而成的,任何一项元件的差异都会对面板的显示能力造成影响,而导致RGB色准出现程度不一的误差,所以即使是使用8bit Source驱动IC,对于面板而言,也不一定保证面板能够输出相当于8bit灰阶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