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G-飞利浦的股权竞购中,东芝走到了最后。
6月5日,大连东芝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东芝将收购LG-飞利浦14%的股份。LG-飞利浦是飞利浦与LG的合资公司,其在目前全球液晶面板市场位居前列。飞利浦出于公司战略转型的需要,有意将其所持有的33%LG-飞利浦股份出售。此前,夏普、松下等均传言可能接盘。
据记者了解,东芝将收购LG-飞利浦14%的股份的消息,将在今年7月飞利浦的“持股锁定期”结束后宣布。而飞利浦所持的剩余股份将可能由LG方面接手,如果那样,LG在LG-飞利浦中的股份将超过50%,成为其绝对控股股东。
东芝接盘
对于这次收购的具体价格,消息人士告诉记者,飞利浦此前希望其33%股权能卖出30亿美元的高价,东芝收购的14%股权的价格可能在13亿美元左右。然而,LG电子有意收购其剩余股份,而且价格比较优惠,加上去年LG-飞利浦巨亏造成的资产减值,东芝最后的收购价格可能在10亿美元左右。
在彩电从CRT向平板电视过渡的过程中,日韩的消费类电子巨头做出了不同的判断:松下选择了等离子,夏普选择了液晶,而东芝则与佳能联合将目光瞄准了SED。
然而,东芝的选择显然出现了错误。2006年,由于SED电视在成本和知识产权方面存在问题,东芝将其所持有的与佳能合资的SED公司股份全部转让给佳能,双方仅在技术研发上保持一定程度的合作。
今年5月底,佳能与东芝联合宣布,由于与美国厂商Nano-Proprietary之间的诉讼期延长以及面板量产存在困难,双方决定无限期推迟下一代55英寸平板电视的上市时间。这其实意味着东芝的SED电视梦想的破灭。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芝在平板电视市场的策略开始转向液晶电视,并迅速推出了自己的液晶电视品牌—REGZA。
转向液晶电视的东芝,面临的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上游液晶面板的供不应求。
据记者了解,东芝与日立、松下在日本建立了一家液晶面板工厂,但该工厂的年产能只有50万片,远远不能满足三家工厂的需要。另一方面,东芝也从中国台湾的液晶面板厂商友达、奇美等处采购。
为了弥补在液晶面板供应上的不足,东芝采取了扩产和并购等多种方式。
首先是日本合资工厂的扩能。东芝中国公关部有关人士表示,该三家合资的工厂是基于IPS—阿尔法技术的液晶屏工厂,从今年开始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增资,其产能将增加到150万片,这些面板将主要满足日本本土市场的需求。
在欧洲市场,东芝于去年底出资4600万美元收购了LG-飞利浦波兰工厂19.9%的股权。该工厂将于今年8月完工,年产能为300万片。
据市场研究公司Display Search称,2005年,欧洲占全球液晶电视市场份额的41%。2006年,欧洲液晶电视市场增长35.4%,并且在2009年预计将增长三倍。
显然,面对占据重要地位的欧洲市场,以及迅速增长的亚洲和北美市场,上述方式难以完全解决东芝的液晶面板缺乏问题。而飞利浦有意退出LG-飞利浦则为东芝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大连东芝有关人士表示,东芝此次即将收购的LG-飞利浦14%股权,按照协议将可以分享后者接近20%的液晶面板供应,这将改变东芝液晶面板缺乏的窘境。
据悉,LG-飞利浦今年的液晶电视面板总供应量将超过1200万片,其在放弃5.5代线的计划后将投资建设一条7.5代线,预计到2008年其液晶面板供应量将达到2000万片,而东芝将获得250万-400万片的供应量。
记者在国美等卖场调查采访时发现,目前,东芝的平板电视促销员已经将东芝收购LG-飞利浦的生产线作为促销的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