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从第一台入门万元级的爱普生S1投影机上市,到现在大概3年时间,符合IT领域的摩尔定律,而许多投影机的价格也从当时的10000元左右,下跌到了5000元左右。
究其原因,灯泡价格的下降是主要原因。HID技术逐渐成熟,投影机使用的金卤灯泡可以比较轻易地制造出来,加上这些技术逐渐被众多以生产为目的的厂商掌握,从飞利浦、欧斯朗、GE等几个公司迅速铺开,拉开了HID的普及大幕。到现在,一个金卤素灯泡的价格可以降到以前的1/3,给投影机的价格下降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是,成像元件的制造工艺大大提升,使得成像元件的面积可以使用稍小的尺寸,这样的成本下降同样十分惊人,加上光学引擎的设计趋向标准化,进入这个行业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而是能否实现足够大的销量,则成为投影机制造商新的烦恼。
到现在,一些10000元左右的投影机都使用了0.7英寸左右的成像元件,TI和爱普生也纷纷把成像尺寸继续缩小,使得投影机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部件——镜头也可以做得更小更轻巧,成本也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得以前不可思议地投影机价格成为可能。
投影机市场还受到一种趋势的影响。在显示设备领域,投影机最容易被DIY。随着液晶显示器技术的成熟和大规模的价格下降,使得投影机的DIY行为愈演愈烈,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投影机普及迎头一棒。
对于比较难解决的光源问题,DIY领域通常使用LED构成阵列,解决了普通设备无法实现投影面光源的难题,而且LED光源发热量小而且色温不错,最重要的是,寿命很长,几乎不不用考虑灯泡的损坏。LED技术的突破,让投影机DIY如一夜春风,吹绿了大地。
投影机DIY,本身就说明了很多人对投影机的急切需求,而大部分投影机本身不论是价格还是技术,都无法让一般用户满意。所以,降价这种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人们的疑虑,
但是,正儿八经的投影机普及之路依然漫长。
在我们接触到的一些读者中,不少开始有意识地用投影机与大屏幕电视一块搭配,构成高清的体验氛围。一般来说,可以用投影机举行聚会、电影欣赏等等活动,而把大屏幕的平板电视作为播放电视内容的主体,两者既不相互排斥,也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买了电视,在一些场合还是需要投影机的。尤其是有一群人进行电影欣赏的时候。从一些读者的做法来看,人们对投影机的需求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不少厂商对此并不太乐观。
普遍的看法是家庭投影机市场并没有完全启动,这个市场缺乏真正的牵引力。尤其是家庭用户,面对各种产品时,本身都有一个账本。因而即便是价格如同优派PJ503D、BenQ MP510这样很廉价的产品,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都有是否还有更便宜的可能的念头,尤其是价格的急剧波动之后,观望和等待便不可避免。
即使像优派这么努力地推动投影机走进家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有几种尝试,包含初期附送价值999元幕,以及最近想联合热度正高的游戏机Wii进行的联合推广,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入门级家庭投影机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优派、BenQ,三菱、东芝、爱普生等都有较低价位的产品在推广,一时间群雄毕集,加上这个价位上的投影机利润相对较薄,进入这个市场的厂商都小心翼翼。
投影机的时代到来了么?好像还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在DIY领域,虽然能拼凑出一个投影机,但是镜头的品质,元件的耐久程度以及画面品质都有问题。尤其是镜头,廉价的东西是无法保证良好的光学表现的,但是这种力量从方面看出来了人们对传统投影机厂商强势姿态的一种反抗。虽然DIY出来的品质不怎么样,至少可以支持720P,甚至能够上到1080P的水平,这是目前的正常投影机在这种价格下无法实现的。
这分流了很大一部分本来会选购投影机的用户。加上投影机制作得不够人性化,投影机的宣传带有那么一点点唬人的成分,使得投影机进入家庭的步伐在迈入门槛的时候刹了车。
比如说,没有考虑到接口的问题,有好些设备考虑了过多的可能性,提供了很多种接口,反而让一些用户摸不着头脑。我就听说有人把不需要的接口堵住或者用其他办法蒙住,免得接错。另外投影机不像电视那么容易用,还有些用户碰到莫名其妙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累心累力。这些细节似乎都没有被仔细考虑过,因而徒言投影机进入家庭,为时尚早,真正的推广,一定需要让投影机用起来跟电视相差无几。
我们收集到的最多的问题是信号的多路驳接引起的不能显示的问题。虽然不完全是投影机之过,由于各个设备之间的厂商相对独立,往往找不到能够完美解决的办法,这是不妥当的。
我们有幸接触到一些上游厂商, TI表示,对于低价投影机,他们会更努力地把光学引擎做到最便宜。并且通过生产更小尺寸的DLP器件,使得投影机的成本和尺寸显著降低
。
目前,TI除了在自身芯片的研发上投入很多心血外,还联合一些厂商进行光源的改进研究。比如联合三星推出的使用LED光源技术的背投电视,对比度已经高达100000:1,使用三原色LED,颜色饱和度相当出众,是目前量产的电视中对比度最高的产品,
我们也可以发现,在目前的低价投影机中,以DLP的更多。并且DLP的市场占有率开始呈现超越LCD投影机的势头,这在索尼SXRD电视出了问题之后,变化更为显著。
DLP的光学引擎设计有天然的优势,尤其是在恶劣环境中,比如高潮湿、高粉尘的地方。因为反射式的芯片全部密封,而LCD无法解决长时间高温带来的变色现象,这也是阻碍用户购买投影机的很重要原因。
根据TI透露的消息,除了巩固已有的优势外,他们还将研发新的光源技术,包含LED和激光等固态光源已经成为他们的研究目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很快就引入市场。他们最近推出的基于固态光源的手机投影机更是给低价投影机以很好的开端。
如果光源技术能够进一步突破,低价投影机将变得更为诱人。也就是说,投影机本身的价格和整体的拥有成本将大幅度下降,包含LED光源在内的固态光源技术,将大幅度降低发热并且大大提高光源的寿命,可能那个时候,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投影机。投影机的价格也将进一步降低。
投影机的实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选择投影机时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来处理。比如投影机的连接信号线不能太长,尤其是D-sub的模拟VGA线,太长就可能导致信号无法
同步,从而无法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在驳接两个显示设备的时候,一般的显卡无法提供两个1080P的信号,这也是需要用户注意的。这个时候,可能一个能够正常全分辨率显示,另外一个就没有办法全分辨率显示了。
接下来,会有一些细节的问题。人们最关心的是投影机的亮度、对比度,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些因素,可以从这些推算投影机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
现在的低价投影机,多数为SVGA分辨率,看DVD没有问题,但是无法完全显示高清节目,当然,接入720P的节目也都能看,不过是经过换算压缩之后,还是成的SVGA的像。而且这些投影机的成像单元面积较小,多数在0.7英寸以下,所以无法提供很高的亮度,但因为像素也比较少,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可以提供不错的对比度。
我们选购投影机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投影机的亮度和对比度,也需要关注投影机的成像尺寸,这个尺寸就能够决定投影机的亮度和对比度的理论水平。同时,灯泡的功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投影机的真实亮度水平。
我们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对投影机的亮度进行简单计算,有一个大概公式:一般来说,投影机灯泡的发光效率为60流明/瓦,反光碗是裁截成正方形的,加上反光效率,大约90%的光能能够被利用。比如一个150瓦的灯泡,总共发光为9000流明,通过反光碗之后大约为8100流明。对LCD投影机来说,LCD透射能够将光能削减至30%的光效,经过镜头还有40%左右的损失,那么总共有效光效率大概18%,也就是1440流明左右。这还是全开状态下的理论值。DLP的系统类似,因为需要通过色轮形成颜色,光的利用率也不算高,但总体上要比LCD高,总体理论光效率可能在25%。
这样的话,要买多亮的投影机,看看灯泡的功率,心里就有底了。
那么,这么大功率的投影机能投多大面积呢?根据计算,一般投影面的照度需要200-250勒克斯,那么投射一个120英寸的幕需要的光通量为892-1115流明,考虑到墙面的反射损失,一款1500流明左右的投影机最适合的投射大约为120英寸。
成像单元尺寸也是影响投影机效率的因素之一,前面的文字已经大概叙述了,因为成像单元的尺寸影响镜头的设计,尤其是成像单元越小,镜头的像圈就越小,镜头的直径就可以做得更小,从而降低成本。一般来说,低价投影机的成像单元尺寸都在0.6英寸左右。所能提供的通光量大概就是1500流明左右,因而注意这些细节的差异,就能够很好地了解你所买投影机的具体状况。
一般很少有人注意镜头的光圈,注意它的表现的人也为数不多。一般来看,投影机的镜头光圈较大,但是还不可能做到1:1,也就是说镜头不仅有玻璃片导致的损失,光圈也导致一些损失,小于1.6比较常见。光圈小一些成像可能会好一些,光圈大的时候,对边角成像有一些影响。
透射距离和焦距是由成像面积推算的,如果要在3米左右投射120英寸的画面,成像面积是0.6英寸的话,焦距应该在18mm左右,选择投影机的时候,注意看这样的参数值就能够大概知道情况,另外,最大投影距离和尺寸,也能够根据镜头的情况和关于灯泡的计算大概算出来。
亮度和对比度是常用的计量单位,用来描述投影机的基本概况。现在使用动态光圈的技术,可以使得投影机的对比度大大增加,但是LCD和DLP成像方式的差异使得投影机亮度和对比度差异比较大。
另外,低价投影机的接口都相对较少,有的甚至只提供一组,这需要用户注意。少也有少的好处,可以节省接口判断时间,并且少了搜寻信号这个环节,反而更方便易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