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热炒高清惹来复杂局面 平板电视市场迎转变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更新日期:2007-06-26 作者:pjtime资讯组

  我国平板电视市场在经历了2005年、2006年两年高速发展后,新的格局已悄然产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家电专家陆刃波分析指出:中国平板市场发展到现在,中、日、韩品牌格局基本稳定,但对于每个阵营来说都仍存在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在市场转变速度如此之快的态势下,不仅消费者不可盲目消费,中国的平板电视企业也要看清市场变化形势,切不可盲目跟风,特别是不能跟风听从上游平板屏制造企业的发展。

  热炒高清导致市场局面复杂

  2006年下半年以来,数字高清成为消费者进入彩电卖场听到、看到最多的一个词。根据中国电子商会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家电课题组联合发布的《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咨询报告》显示,2005年底,了解数字高清和数字标清概念的消费者仅占调研人群的10.1%,而在2007年一季度,这一比重已经提高到34.6%。消费市场认知的不断增强引起彩电企业对于高清标准认证工作的重视,从而带动整个数字高清电视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准备购买平板电视的消费者中表示会选择高清电视的比重为66.9%,数字高清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不少消费者选购产品时都表现出了较大的盲目性,同时,在高清宣传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陆刃波指出:即使是通过高清认证的产品在水平上也是参差不齐的。日前,由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联合苏宁电器共同举行的“2007中国平板电视消费者评测”活动已在北京、上海苏宁电器旗舰店拉开帷幕,同时在信息产业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进行技术测评,评测结果将对高清平板电视消费起到一定引导作用。

  32英寸等离子面板入市是“机遇”还是“陷阱”

    国内平板电视市场与全球平板市场存在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液晶与等离子电视份额的悬殊,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等离子产品自身特点、技术壁垒、市场舆论等多种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大部分国内彩电企业对等离子产品的集体放弃。不过最近LG表示将开发32英寸等离子面板,这一做法似乎有别于外资企业一直靠技术特点立于竞争上位的作风,首次在新技术、新产品发布的同时寻求与国内企业的合作并在积极地寻求国内平板电视企业的响应,这种局面是有些反常的。 陆刃波分析指出:等离子电视长期以来形成了42英寸、50英寸、60英寸、70英寸的产品体系,在日本,最小的等离子电视做到37英寸,32英寸等离子电视在需求、竞争力和发展前景上还是未知的,甚至可以说是颇具风险的,LG深知这一点,因此企业并没有花大力气生产电视整机,而是高调将还没有得到市场印证的风险产品——32英寸等离子屏推向中国终端彩电制造企业,看似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实则也可能是一种风险的转嫁。

  不过从现阶段各尺寸彩电市场表现来看,平板电视购买中32英寸占据34.9%的份额,可以说是平板普及的中坚力量,如果未来32英寸等离子电视性价比能优于同尺寸液晶电视,那么还是存在一定市场空间的,国内彩电终端制造企业应看清发展“机遇”,量力而为。

  平板电视市场正迎来根本转变

  中国平板电视产业链的结构特点呈金字塔形,塔尖是上游屏制造企业最少,塔底是终端制造企业数量相对较多,供求关系明显失调。中国平板电视产业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应强调以上游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来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变,尤其是大尺寸屏的供应。由于平板上游产业投资高、回报期限长的特点,中国几大面板制造商一直苦于在已经负债累累的情况下无能力投资建设新的生产线,生产更具竞争力的7、8代屏产品。而对于国内终端制造企业来说,在提升售后质量的同时已经加大了产品的成本,加之来自上游的压力,这些都催生了国内上游面板厂的整合趋势。前不久,京东方、上广电、龙腾终于在合力的推动下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在国内彩电产业处于转型期,三大上游面板厂商合并,结束了各自为政、分散和浪费资源的窘状。专家认为,整合是国内上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平板电视整机企业长期以来寻求外援的尴尬,各地政府的鼎力支持都是促成整合的关键因素,上下游企业合力在主动转变的同时迎来的将是中国平板行业整体结构上的转变。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