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认为,国内整机企业仅看到眼前利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从最近半年等离子技术走向来看,42英寸及以上尺寸等离子电视已完全实现高清,并向全高清发展;尺寸方面也突破原有空间向40英寸以下发展;价格方面更是在保证厂家利润的同时,比相近尺寸液晶电视的价格便宜千余元。此外,长虹等离子面板生产线正式开工也让紧缺的面板资源得以缓解,在这种大好的形势下,如果国内企业再无作为,那就不是先天不足的问题了。
高清、尺寸瓶颈全面突破
据记者了解,自去年3月底信息产业部颁布数字电视高清标准后,液晶阵营就以“非高清”理由对等离子阵营进行打压,这种打压一直持续到去年10月日立推出首台满足720线的42英寸等离子电视。随着等离子另一大元老企业松下推出分辨力为1366×768的42英寸高清等离子电视,市面上用“非高清”对等离子打压的声音也越来越弱。
遭此一劫,等离子厂商对清晰度的研究憋足了劲。从今年1月举办的2007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3月德国举办的CeBit和5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科博会上透露的信息来看,松下、日立等几家等离子元老企业在展示了达到720线的42英寸高清等离子电视的同时,更是推出了同尺寸达到1080线的全高清等离子电视。
“以后我们将主推高清和全高清平板电视,因为42英寸以上大屏市场等离子更具优势。”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田孝齐、日立数字映像(中国)有限公司营业本部副本部长卫旭东和三星SDI中国营业总部副总经理孟柱龙均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这样表示。
而液晶阵营一直攻击等离子不能做小屏的宣传从5月21日起也要改变了。5月21日,韩国LG电子正式对外宣布将于今年6月下旬在中国市场推出32英寸等离子电视。虽然此举并没有得到松下、日立、三星这三家等离子元老企业的响应,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松下田孝齐、日立卫旭东和三星SDI孟柱龙都表示等离子在技术上做小屏完全现实,而他们不立刻上马的担心来自于成本问题。
“技术上完全可行,如果成本能控制下来,我们将不排除做32英寸等离子的可能。”海信电器总工程师菅怀刚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达了海信对待这块市场的看法,有利可图就该去做,这点或许值得国内其他“闷头”做液晶电视的厂商借鉴。
比同尺寸液晶便宜千余元
高清、尺寸这两大瓶颈问题解决后,等离子从技术上讲已不输于液晶。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对技术的敏感度要低一点。
价格上,从市场研究公司反馈的数据来看,42英寸高清等离子电视的均价在10000元左右,而与之竞争的40英寸和42英寸液晶电视的价格是11000元-12000元之间。应该说,价格方面等离子电视的优势非常明显。
当然完全依靠市场作出判断也有点片面,决定产品定价的因素很多,如各厂商活动力度和品牌存在差异等。不过我们可以从成本上来比较,因为平板电视面板的价格是公开的,而且占到整机成本的60%-70%。
据DisplaySearch5月20日统计数据显示,以42英寸面板为例,每块高清42英寸等离子面板的价格是431美元,而42英寸液晶面板的价格却高达590美元,单就面板价格这块就相差160美元之多。按此推算,如果等离子厂商和液晶电视厂商在每台电视上赚一样的钱,同尺寸整机的价格也要相差1000多元,等离子厂商可操作的空间不难想象。
显然单从价格考虑,等离子电视的可操作空间远大于液晶电视,所以国内整机厂商在这方面也应该多加考虑。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市场研究总监盛哲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42英寸高清电视将成为今年消费热点,等离子和液晶的市场竞争也将加剧。从技术上讲,等离子在高清方面已经和液晶难分伯仲,市场反响如何主要看各厂商的推动力度。
液晶利润将被进一步压低
4月底,国内各彩电企业纷纷发布了2006年财报,而几乎所有财报中对平板电视对企业整体利润贡献率均没有提及。记者在5月初对平板电视利润究竟如何展开调查后发现,平板电视的毛利率普遍不高,而这其中大部分厂商都是生产液晶电视的企业。
但这点并没有引起国内厂商的警觉,还在一门心思地做液晶,试图用规模效应弥补单位利润的走低。
国外企业可能揣摩透了国内企业的心思,在40英寸上下两块市场做出不同的策略调整。
拿最近炒得较火的32英寸液晶电视为例,国外某知名品牌液晶电视厂商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受面板涨价15美元影响,近日策划将32英寸液晶电视售价上调5到10个百分点,据其透露,该想法得到了外资品牌的普遍认同,相信不久后将集体涨价。
而记者采访时发现,国内厂商对此市场却表现出想涨价又不敢冒进涨价的尴尬,甚至一些企业明确表示不涨价,自己消化面板涨价部分。这种做法固然可能获得部分消费者的认同,但从利润角度考虑,这块市场竞争充分,规模效应还能奏效吗?
另一方面,在利润空间相对丰厚的40英寸市场,外资品牌却在考虑降价打压国内品牌。五一前,索尼、夏普、三星等外资品牌大屏电视全线调价,迅速掌握了五一市场话语权。五一后,在大尺寸液晶电视方面,外资品牌也在酝酿更大范围的长期降价。如近日夏普已流露出今年投产的第10代面板厂将使用尺寸约3米见方的第10代玻璃底板,力求实现42英寸产品低成本化。
这样一来,国内厂商要想在42英寸市场获得丰厚利润的计划也将大打折扣。在这种“32英寸市场提价”和“42英寸市场降价”双重挤压的情况下,国内彩电企业要想在液晶电视市场有所作为已经很难。难怪中怡康市场研究公司市场总监彭煜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也用“中国平板电视最黑暗的时期”来形容国内厂商目前的处境。
从以上几点考虑,等离子的竞争环境或许还算宽松,对于无论等离子还是液晶都不掌握面板资源的国内厂商来说,投资等离子或许是近段时间一个不错的选择。